徜徉墨海 滋养文化
每年5月初,三界镇中学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如期启动。届时,整个校园浸润在一片艺术海洋中。师生书法作品展成为校园里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使校内不少书法爱好者也时常流连忘返。
书法教育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该校为何如此重视书法教育?校长徐学军如是说:“一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任的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传承到位,不仅可以直接改善学生的书写素质,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和素养,作用不可低估。”
据悉,5年前,学校就开始在全校倡导以汉字文化传承为目的的书法教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书法教育方案,开展校本教研,还积极争取市教体局的支持,多年来成绩显著。无论在市中小学书法比赛还是市汉字听写大赛中,都取得了佳绩。至今为止,已有30多人在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两次市汉字听写大赛中成绩斐然,领跑农村学校。
虽然成绩属于过去,而该校在书法教育上不懈努力的足迹值得我们关注。
重视熏陶 环境育人
基于环境能陶冶人、环境能改变人的理念,该校在书法写字教学的实践中,积极创设书法艺术氛围,在教学楼和综合楼等地方都设有书法艺术橱窗,旨在让这些不会说话的墙壁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教室里,有“书法角”;墙柱、墙壁则成了学生个性的展示台,那里张贴、陈列着学生的优秀作品。走进校园,虽不能感受到高层次的书法艺术布局,却能让你置身于充满笔墨清香的氛围中。
要让学生学好书法,教师首先要当好表率,“软硬兼施”。有的老师毛笔字不会写,就和学生一起练,掌握书写技巧。如吴虹老师写得一手富有颜体风格的钢笔字和粉笔字,楼恩德老师的行书融多种风格,自成一体,曾参加市中小学教师三笔字比赛并获奖,给学生起到了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良好表率作用。
今年上半年,为了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强化书法教育氛围,市教体局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至今已建成书法气息浓厚、教学设备齐全的书法教学普及室和提高室各一间。书法室配有40张标准的学生书法桌,古色古香,教室两边是个性飞扬的师生作品,后墙正中是一幅较大的呈扇形的王羲之《兰亭序》,引人注目。黑板前方是教师书艺大展台,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齐全,这为教学、欣赏域外书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