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坐下来 谈得拢
根据每年度的办案情况分析,春节前后是民间纠纷的高发时期。为有效应对诉讼纠纷爆发高峰,三界法庭未雨绸缪,采取“走出去、坐下来、谈得拢”的调判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服务环境。
千里迢迢为劝婚
今年12月8日上午,三界法庭工作人员潘立锋、王文亮与当事人王女士一行,早早地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前往省乔司监狱,为一桩离婚纠纷,进行面对面的协商。
原来,王女士的祖籍在河南,于1992年经人介绍与三界镇某村的张某结为夫妻,次年生育一女,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过得比较殷实。可好景不长,近几年来她丈夫张某,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于今年下半年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一年,并于10月被送往乔司监狱服刑。丈夫的不良行为深深伤害了妻子的心,王女士又气又恨,她痛定思痛, 11月中旬向三界法庭递交了离婚诉状。
面对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婚姻即将破裂,三界法庭的工作人员为此感到惋惜。尽管张某尚在监狱服刑,无法得知妻子起诉离婚的消息,但作为案件的当事人一方,三界法庭认为依法理应予以告知。因此特意赶赴乔司监狱会见张某,并择机予以调解。在监狱内的调解现场,张某老泪纵横,对自己冲动的犯罪行为后悔不及,再三地恳求妻子原谅、宽恕。
眼见张某心生悔意、欲改过自新,二位法官从情、理、法的角度耐心地劝导王女士,要求她多为女儿和家庭着想,给丈夫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王女士内心终于松动,近日她已在撤诉书上签了字。
三次上门为送达
法律文书的送达是法院的一项法定工作。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农民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他们忙季下农村干活,闲时进城生活,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一旦吃起“官司”,却为法院的送达工作出了一道难题。
前不久,三界法庭收到三界镇某村孙某的一份离婚诉状,而孙某的妻子邢某是甘霖镇人。三界法庭受理该案后,即与邢某家联系,告知了起诉的相关事实,要求他们下午在家等待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材料。当王文亮匆匆赶赴甘霖镇邢某家时,只见大门紧锁。于是,询问当地村干部及左邻右舍后了解到,邢某平时住在市区里,但由于无法得知确切的地址,只得无功而回。
为不误案件审判工作,王文亮当天夜间通过走访调查,终于得到了邢某在市区的详细地址。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匆匆前往送达,当他找到邢某家,在门外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他们却不理不睬。出于人性化的考虑,王文亮只能回来另作打算。
白天不行,那只有夜里行动。星期五,趁着城里人下班回家的有利时机,王文亮“守株待兔”,早早等待着他们,终于找到了当事人邢某。王文亮抓住机会,主动介绍自己进行副本送达的来意后,与邢某拉起了家常,一下子拉近了距离,邢某的家人也不停地向王文亮咨询起法律知识来,并表示开庭时一定会准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