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绍兴市学科基地培育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特色
在推进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绍兴市设立一批“绍兴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以期培育一批能引领全市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学科基地。长乐中学作为绍兴市唯一的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培育学校,近几年来抓住机遇,积极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整合校内外资源 使综合实践有“根基”
学校建设校内活动基地,对校内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进行了重新排布和整合,2013年起改造、建设8个校内基地,分别为摄影摄像拍摄和后期制作室、手工制作室、劳技制作室、国防教育室、舞蹈室、书画室、紧急救护训练室与立体栽培实践基地。
同时,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学校根据本地地域情况,协调农作物产地、知名企业以及社会公益机构等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如:可供学生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生物多样性调研、水资源保护活动、有机农业观摩的“南山湖实践基地”;可供学生进行紧急救助、安全、环保宣传、文艺演出、社区服务、春联书写赠送等等实践活动的“长乐镇广场实践基地”;可供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长乐镇古建筑群实践基地”;可供学生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学科拓展研究的“力马电机学生实践园”等等。
加快课程建设 使综合实践有骨架
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科渗透形式开发选修课程,如“论语感悟与践行”“唐诗之路与剡西诗文”“游戏与数学思维”“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等。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重点开发一批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社区服务类选修课程群建设为例,学校寒假的社区服务主题是文化进村,载体是送春联活动,开发的相关选修课程有:“体验嵊州节日文化与习俗”“寻访嵊州名联”“楹联书法练习、创作与实践”等。通过这些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感受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民族节日文化,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楹联知识,提高了书法欣赏和书写水平。通过赠送春联实践活动,学校实现了向周围的文化辐射,推动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创新。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喜欢、学校支持、群众欢迎。经过师生两年努力和绍兴市综合实践专家组的悉心指导,学校的教材开发取得了成效:社区服务类课程“楹联的练习、创作与实践”、社会调查类课程“高中生社会调查方法”、校园文化类课程“现代礼仪”、实践操作类课程“嵊州美食文化”和文化传承类课程“三十六计的浅析与应用”被评为绍兴市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