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
总体目标
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形成“城乡森林化、通道林荫化、水岸绿茵化、农田林网化”的城市乡村统筹、山水路田一体、防护功能完备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至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园绿地12.5平方米,乔木树种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力争2018年底前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范围和主要建设任务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范围为全部市辖行政区域,包括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1个温泉度假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实施八大系列工程。
一、城市森林建设工程
结合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新建一批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城市生态公园和道路、河道景观带以及入城口景观节点,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位。继续对以草坪、灌木为主的城市绿地实施乔木增绿、提档升级,提高城区绿地中高大乔木面积比例。加快城市老住宅小区绿化改造提升,改善老小区人居环境。通过挖掘乡土树种,引进优良树种,丰富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坚持师法自然,积极倡导“近自然”的城市绿化模式,形成自然度高、稳定性好的植物群落,构建自然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二、森林通道建设工程
加快国省级等交通干线两侧绿化,形成优美的森林生态景观。优先建设上三、甬金、104国道、绍甘等主要公路重要通道沿线的绿化,重点加强城乡接合部、互通区、服务区、出入口、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全市建成通道绿化长度100公里,面积2250亩,通道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加大通道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矿山生态治理和修复,改造率和治理率达到90%以上。
三、森林水岸建设工程
重点抓好南山湖、曹娥江上游等主要水系、河渠堤坝沿线两侧绿化,建成河道绿化60公里,面积900亩,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加强南山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水源地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四、森林镇村建设工程
结合农村城镇化和中心镇培育,进一步推进城镇绿化,新增市级以上森林城镇(街道)9个。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力度,形成村庄周围护村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村庄森林格局,新增各级森林村庄115个。
五、森林绿屏建设工程
加强现有90万亩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健全管护队伍,落实管护措施,严格落实森林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抓好主要江河上游、重点水库四周、交通干线两侧和城镇周边地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消防工作,保障森林生态安全。
六、森林提质建设工程
把科学经营森林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途径,以点带面推进森林抚育经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全市完成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经营12.7万亩。加快对森林的阔叶化、彩色化改造,调整林种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森林景观,全市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重提高到60%以上。积极发展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观赏性强、培育前途大的珍贵树种,全市新发展珍贵树种161.64万株。
七、森林产业建设工程
加快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林业主导产业,重点抓好竹子、香榧、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市建成各类现代林业园区10个以上。发展林下经济,切实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作用,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林业观光园、森林休闲养生区等增加到10个以上,建成一批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基本形成开发建设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旅游业新格局。实施提升农林基地景观线建设,建成一批农林产业基地A级景区,发展美丽经济,推动农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八、森林文化建设工程
组织引导适龄公民参与义务植树和应对气候变化活动,建设城隍山科普植物园,在全市组织开展“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林木、绿地认养活动。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单位会稽山古香榧群为依托,积极挖掘开发文化内涵,加强古树名木和濒危动植物保护,提升嵊州森林生态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