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越剧艺术生存环境已不再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生存环境了,剧种已不再拥有领先各剧种之先的编、导、演、音、美的综合艺术机制和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这些都已被兄弟剧种所掌握并运用自如。曾经领先其它剧种的艺术机制和表演形式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为此,当今的越剧人应该潜下心来对过去的艺术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并将其上升为理论。
对于剧种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袁雪芬就已经意识到了,并在剧院成立了研究室。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更是集中一批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编、导、演、音、美艺术家,其中包括吴琛、徐进、苏石风、顾振遐和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开始对剧种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总结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袁雪芬深知他们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理论研究上却非己所长,只凭借越剧人自己总结研究是担不起这一历史责任的。 详情》》》》》》
昆曲大师 嵊州越剧艺校顾问汪世瑜:越剧始终要姓“越”
越剧能够维持自己的发展是因为一有观众,二是不断地有新戏。越剧有许多观众和戏迷,连北京也成立了红旗越剧团,十分难得。南方的戏到北方,几乎是打不进去的,但是越剧能够在那里生存。这都源自越剧工作者的拼搏精神,也因此,越剧才能号称中国第二大剧种。各个地方都有越剧团,有剧团存在,就说明有人欣赏。
越剧的发展是必然的,它传承了我们最美好的唱腔,而且根据我们现代的审美和欣赏的角度不同去改变,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上世纪80年代,越剧出现了新的发展。随着声光电、转台、舞蹈的发展,那时的越剧用大舞台来展示,代表性的越剧工作者有杨小青。人们称她是诗画的导演。杨小青这种风格引领了越剧的新样式,对越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茅威涛这样的先锋,把外国的灯光、舞美引进来,让人们觉得新鲜。 详情》》》》》》
浙江越剧团越剧作曲、唱腔研究专家谈声贤:越剧要有不同演艺风格
越剧“浙派”与“海派”是同一剧种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不同人文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派别,涵盖了剧目的选择、演员的组成、表演的风格、唱腔的特色、念白的音韵、音乐的呈现、伴奏的组合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浙江省文化部门根据浙江的社会需求,从金华、永康、绍兴等地文工团抽调了部分演职员来杭州,成立了省文工团歌剧队(浙江越剧二团前身),开始了越剧男女合演改革试验的尝试,由此拉开了“浙派”越剧风格创立的序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