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历:袁水法, 1947年出生,“嵊州根雕”创始人之一,获“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创作的黄杨木雕《水浒英雄谱》系列、《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多件作品获全国金奖。黄杨木雕《十八罗汉》编入《木雕罗汉百态》一书。 |
一
在市文创园见到袁水法时,他正静心雕琢一件崖柏根雕。袁水法的根雕取材广泛,尤其喜欢运用崖柏,不仅因为崖柏本身的根材造型天工造化,不事雕琢就是一件艺术品,还因为崖柏自然的肌理纹理刻画的作品,沧桑而富韵味,静谧却不失灵气,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文创园开园后,日渐热闹,街上不时可见前来参观的市民。转角一隅,袁水法坐在小小的工作台边,似乎热闹都是他人的,他的眼里,只有根雕。
细算起来,与根木雕刻结缘已有五十年,作为嵊州根雕创作的“创始人”之一,袁水法的艺术轨迹也与他的作品一样,顺其自然,却巧夺天工。
几十年前,袁水法却似乎没有想过要与根木结缘一辈子。
小时在农村,孩子们如同被放牧的小牛,在野地里四处纵横。袁水法却独喜欢绘画。画的最多的,是临摹当时孩子们流行的“牌九”上的各式人物,画好了,就张贴在破旧的墙上,贴了满满一墙壁。父亲很是高兴,但也仅仅止步于高兴,是不会想到如何加以培养的。没有老师,没有培训机构,也没有钱,艺术天赋对袁水法来说,如地里的野草般,兀自生长。
晁盖
20岁时,凭借绘画基础,袁水法进入木雕行业,做的雕花床板很受远近乡邻的喜爱。当时,他只想学一门好手艺,赚钱养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一户人家以拥有一张雕花精致的眠床为炫耀。当时,打得好的床板,多数是东阳的木雕师傅做的。我当时想,我要比他们雕得好。”
靠着一手过硬的雕花手艺,袁水法成了小有名气的木雕师傅,但养家糊口之余,他也有点不确定,这一生都要这样过了吗? 1980年,袁水法以特招的身份进入嵊县工艺美术厂,一年后担任木雕车间主任。在这里,他的木雕手艺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此时的工艺美术厂决定在木雕车间进行根雕产品的开发,当时身为车间主任的袁水法,成了嵊州根雕的创始人之一。“那时嵊州还没有根雕,外地的也很少见,且大多是根艺,以天然造型为主。”袁水法回忆,没有根雕经验和作品可借鉴,当时是凭着一本画册,进行了根雕作品的开发,创作的多为“八仙”“仕女”等作品,客商以香港为多,还被送往国外展览。
但因为根雕的不可复制性,无法批量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所以订单并不大。然而根雕之于袁水法却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把他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年轻人开始从事根雕创作,这批年轻人日后也成长为嵊州根雕的中坚力量。
宋江
“木雕与根雕的区别在于,木雕创作就如同一张白纸,你想在上面画什么就画什么,是不会被一个形体所囿的。而根雕不同,根雕者最关键的就是对根材原有的形态要顺其道而行之,不能与之相悖。正如许多人所说,根雕,三分雕刻,七分天然。”袁水法对根雕有着自己的见解。
在工艺美术厂的6年,袁水法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进入了雕塑训练班。那是1982年,当时县里办了这样一期以工艺美术为主的培训班,老师全部来自浙江美院雕塑系,为期半年。这是袁水法入行以来所接受的唯一一次正规培训,就是这次培训,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令他一生获益匪浅。当时的他,白天上课,晚上回到厂里加班,虽辛苦却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