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桥村西边约一公里处有一座“覆船山”。每当重阳节,除风雨天外,我都要登山一趟,数十年来已成习惯。指点山水,欣赏花木,用以陶冶情操,颐养天年,并寄闲情逸趣。
覆船山在浦桥人们的心目中是得天独厚、情有独钟的。过去人们打柴,而今浦桥小学师生们搞野餐活动,都离不开它。每当秋来,重阳前后,山上草木葳蕤,生气盎然,景色宜人。野花草欣欣向荣,竞相开放;野乌桕叶红丹丹的诱人眼目;红中开始透黄的枫叶如旗帜,大小不等、高矮不一地插植于其它林木之间;参差不齐的杂色花草爬满山坡,点缀于漫山遍野之上……而林间上下便捷如飞的松鼠,见人亲近,并无畏色。
放目西南,有一条水溪从孟爱村前缓缓地向浦桥流来,折向东流汇到而今的雅致桥头的长乐江去。幼年时听老人们说这是剡溪,我小时候对剡溪的认识也仅限于此。这条水路自古至解放前夕,木船、竹排运载货物一直络绎不绝,“撑船佬”都是一些年富力强、身体矫健的年轻小伙子。古时没有好的运输工具,运物大多靠竹排木船。他们把现在老城区的炉灰、木屑、一桶桶的粪便、一坛坛的老酒源源不断地运往西乡各需的农村、乡镇去。
据民间的神话传说,这条水道老长的一段贴近浦桥村边,大概是夏天太热,运输又劳累,一些年轻水手全身赤裸裸的“根丝不搭”。浦桥老太婆见了皱着眉头,口中喃喃有词,像是在骂“太轻飘了”“太伤风化”,于是她们邀起来向陈老太婆告状。陈老太婆实地看后,也觉得“有伤风化”,于是入晚,趁水手们回家后,提起拐杖把木船只一拨,船身都翻了面,船底朝天,再在船背上撮了点土,即成“覆船山”。如今,你只要出西门,向浦桥方向望去,就能看到那座状如覆转的船山。但运输还是要搞的,而水手们的举动仍然一如既往。于是陈老太婆又用拐杖向村南约两公里处一划,划出一条溪江来,这就是剡溪。我小时候,即便是现在浦桥的个别老年人,还以为剡溪是陈老太婆用拐杖划出来的呢!这溪离浦桥村较远,老太婆见不到水手们的举动,便无人非议了。
我在山上约摸逗留了一个小时,回家后还写了词“青门引”:
金风肃重阳,天气晓来更爽。徐步攀登高山岗,极目远眺,又见剡水涨。
桑榆暮景不颓丧,老骥骎骎上。但愿岁岁今日,身心康泰秋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