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2017年2月,全国少工委下发《少先队改革方案》提出“大力支持开展少先队红色文化、探知探索、吃苦体验等研学旅行”。
鹿山小学教育集团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于2017年暑假起逐步开发“鹿娃行走家乡”校本研学课程。课程立足于乡土乡情,结合校情生情,分年段、分主题设立“鹿娃游城关”“鹿娃访匠人”“鹿娃走红路”“鹿娃助公益”四项课程,坚持以生为本、实践育人的原则,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鹿娃访匠人”:与家乡非遗文化亲密接触
当我市在中小学开展“万人传非遗”活动时,鹿山小学教育集团“鹿娃访匠人”研学课程应运而生。课程主要以中高年级为对象,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课程活动,通过寻访民间工匠,重在学习本土的非遗工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匠人精神。
2017年7月初,该校五(2)班首先尝试“鹿娃访匠人”课程,确立第一次研学主题是:寻访国家级非遗文化——嵊州竹编工艺传承人。学生们走进黄泽镇大志然竹编厂,访问竹编非遗传承人吕成师傅。在参观竹编制作车间后,大家听吕师傅介绍他的竹编及其成长经历,体验竹编制作的乐趣,返校后再进行研学交流。第一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如今,“鹿娃访匠人”研学课程已建立了黄泽竹编、崇仁紫砂、金庭小笼包、三界制茶、华堂打糖、灵鹅高跷等多个研学基地,逐步构建起以“能工巧匠”为支架,以“寻访、践行、辐射”为途径的“鹿娃访匠人”课程化研学行走模式。
“鹿娃游城关”:触摸家乡历史文化之根
嵊州市,作为一个有着2100多年建县历史的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地处市中心的老城关镇有许多的古建筑文化,如建于三国时期的古城墙,建于南朝梁天监时期的应天塔,建于宋朝的城隍庙和清朝的溪山第一楼。而如今的嵊州娃,对老城关的历史文化了解的越来越少。
为了让学生足不出“市”,就能认识更多的人文历史,了解家乡渊源,传承民族文化,学校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了“鹿娃游城关”研学行走课程,让低年级孩子穿行于“老城关”的街头巷尾,触摸家乡历史文化之根。
2018年5月12日,该校一(3)班的小鹿娃们在班主任吕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城关最古老的古城墙。活动特地邀请了嵊州电视台《越乡》栏目编导陈赛锋老师,现场为鹿娃们讲解古代城墙的作用和它们的“前世今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在明代旧址上重修的城墙,现在在市区还留有三段,总长度大概一千米……”陈赛锋叔叔的耐心讲解,让孩子们增长了很多关于古城墙的知识。
“鹿娃走红路”:寻找在家乡起航的“红船”
2018年3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设了以学习“红船精神”为主题的“鹿娃走红路”研学课程,大队委们在大队总辅导员张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过去的足迹,重走红色之路,寻找中国共产党在家乡起航的“红船”,让“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志向随“红船”扬帆远航。
2018年3月19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总辅导员的带领下,大队委们终于到达藏于深山中的北漳镇东林村。在一位副镇长和村支书的陪同下,队员们走进了王氏祠堂——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在祠堂内,大家聆听着讲解员韩老师讲述抗战时期的革命事迹,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枪林弹雨之中,感受着那动人心魄的紧张时刻。祠堂墙壁上的陈设展现了嵊新奉抗日自卫队的斗争史迹,队员们静静地观看着,细细品读着每一个革命故事。两个小时的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坐车前往山顶,鸟瞰整个被花海包围的北漳镇,忆苦思甜,无不感慨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次活动之后,“鹿娃走红路”课程坚持每月一活动,一学期里已经寻访了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北漳镇东林村王氏祠堂、浙东武装斗争第一面红旗——石璜镇“缴枪”发生地,嵊新两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黄泽镇兰洲村,以及嵊新第一个抗日武装部队驻地——仙岩镇岩头村。
“鹿娃助公益”:做服务家乡的志愿先锋
在行走家乡、了解家乡的同时,学校将服务家乡融入到鹿娃研学行走课程,开始实施“鹿娃助公益”课程,成立以大队部为主力的鹿娃爱心志愿队,鼓励各班成立爱心志愿小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在鹿娃爱心志愿队里,有不少队员都是资深的志愿服务者,是服务家乡的志愿先锋。如:
鹿鸣爱心志愿队的队长宋长纬、副队长王佳莹,两人每月坚持组织来自学校各个班级的同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走上街头,劝导行人文明出行,不闯红灯;春运期间,走进客运中心,帮助旅客搬运行李,打扫候车大厅;酷暑里,走进消防大队,为消防员叔叔送去清凉;走进山村,救助贫困儿童;为病患儿童组织爱心义卖……
2017年底,宋长纬、王佳莹都被评为市“越乡雏鹰”优秀志愿者。现在,这样的公益课程在学校各班如繁花般朵朵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人人争做服务家乡的志愿先锋。
一位作家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行走在路上。”而“鹿娃行走家乡”研学课程,让身体和心灵一同行走在路上。用身体和心灵体悟悠久、醇厚的家乡文化,在“文化寻根”的过程中,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家国情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丰实自我、感知自我,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实践精神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鹿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