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大东亚,铸币都是仿效中国的方孔圆钱。正面用中文楷书,背文有记地、记值、记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还有用“千字文”作排序的,足见中华文化在大东亚的影响之大。
日本是最早开始仿铸中国钱的国家。从奈良朝元明天皇的和同元年(公元708年)开始仿铸,直到德川幕府灭亡(1867年),前后达千余年,共铸行各种方孔圆钱32种。其中的“宽永通宝”就流通了240余年,铸行量最大,流入我国数量最多。
朝鲜(含韩国)是从高丽王朝时期的穆宗王诵二年(998年)开始仿铸中国钱。其中的“常平通宝”是朝鲜李朝仁祖李倧十一年(1633年)由常平厅设监始铸的,铸行时间长达260年之久,在中近代朝鲜货币史上占统治地位。常平通宝与日本的宽永通宝,皆因品相佳好,颇受国内收藏爱好者欢迎。
越南古称“安南”,历来与中国关系甚为密切,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安南早期没有铸币,直接使用中国历代铸钱。从丁朝大胜明皇帝的太平元年(970)仿铸“太平兴宝”开始,直至1945年最后一个皇帝退位,铸行近千年,而且停铸时间比中国还要晚。安南仿铸的中国方孔圆钱,品类最多、数量最大,堪称“中国钱币文化的坚定守望者”。
(市收藏协会会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