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嵊州有一种吃食叫“粢饭”,这“粢饭”其实就是糯米饭,它用糯米饭包上油条,捏紧,就是一个别具风味的小吃了。
小时候,每天清晨去上学,定要买一份粢饭。糯米饭是用老式秤来称的,不是买几两,而是说买8毛钱的饭,或者说买1块钱的饭。相比于小笼包,粢饭确实经济又实惠,而裹在糯米饭里的东西很单一,无非就是两根大大的油条,将糯米饭铺开,拗断油条,这动作一蹴而就。后来,就有了奢侈一点的配料,包括咸菜、萝卜干、梅干菜,在上学途中,我们把粢饭拿在手里边走边吃,吃完了也就到学校了。
后来到温州求学,发现温州也有糯米饭,温州的糯米饭远比嵊州的糯米饭来得精致。百度百科上还特别强调了糯米饭是温州的主食之一,尤其作为早餐,温州很多地方的糯米饭经营甚至是全天时的。
温州人对糯米饭的喜欢的确有据可循。在温州时,每次清晨路过早餐店,我总要点上一碗糯米饭,看着老板娘掀开木桶盖,一阵热气就从桶里喷涌出来,老板娘熟练地用大勺子从木桶里舀起几勺糯米饭,放在碗里,再浇上细碎浓郁的瘦肉汤,再铺上油条碎末和葱花,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味道上,都是很棒的吃食。再配上一碗豆腐脑或者豆浆,然后找个位子坐下来慢悠悠地吃。不过,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还是嵊州的糯米饭来得简单方便。
糯米饭一直都是难得的美味。记得读高中时,吃厌了食堂的饭菜,去校外带糯米饭成了地下交易,这种糯米饭我们叫它饭团,裹上香肠、里脊肉、荷包蛋等等。让通校生给住校生偷渡糯米饭是极为不易的,除了有极好的人脉,还要给足小费。所以糯米饭自然成了难得的奢侈品,再加上学校严打,不能在校内任何地方吃外来的食物,不然就可能被警告处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铤而走险,偷偷躲到操场一角以躲避学生会的追捕,只为吃到一口热气腾腾的糯米饭。
在江南,冬至还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赤豆便是红豆,糯米暖胃养胃,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冬天吃。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不过传说终究只是传说,站不住脚,在我的故乡就不流行吃赤豆糯米饭,而是在立夏吃蚕豆糯米饭。每每到了立夏,我们除了撞鸭蛋,就是要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蚕豆糯米饭了。
后来,我也吃过炒糯米饭,糯米饭经过炒制更是喷香诱人。如今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糯米饭了,每念于此,总觉得那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过去的味道了。一道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多的是一些关于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