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一个地区发展强大而厚实的根基。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嵊州人民用智慧和勤劳成就了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加速度”。
回首往昔,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次第展开,医疗事业日臻完善,教育工作浓墨重彩,精神文明建设阔步前行……如今,城市变了,住房变了,学校变了,医院变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吃、穿、住到用、行、学,处处日新月异,处处欣欣向荣,大家也尽享了改革发展释放出的巨大民生红利。
今日的嵊州,和谐之美在点滴中呈现,张张笑脸溢满了幸福的音符。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为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70年来,我市在医疗和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从“赤脚医生”、卫生员到全科医生、坐诊专家,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都是手写病历,纸质材料容易丢失或损毁,现在医院都实行无纸化办公,查阅方便,还能统计数据。挂号可网上预约,缴费可通过自助机,还可以邀请杭州、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喻医生如是说。
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设立上级名医工作站6个,新成立了浙大一院浙东肿瘤诊治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市中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建立学科托管协作,设立名医工作站5个;市妇保院设立了黄荷凤院士工作站。不仅市区医院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得到提升改善。今年,根据市级医院服务能力与规模,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布局和数量,组建2个医共体,分别为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共体、市中医院医共体。至今年4月底,两家医共体21个成员单位均已挂牌完毕。全市构成了完整的以市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达到二十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百姓整个就医的便捷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验小学(资料图)
除了医疗,教育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校园网点布局,建成了市高级中学、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实验小学、市中心幼儿园等18所设施一流学校,49所中小学、幼儿园不同程度进行改建和扩建。同时,全市公办学校塑胶田径运动场实现全覆盖,创新实验室、录播教室、移动学习终端等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加速推进,校园万兆宽带网络全接入、无线全覆盖,“三通二平台”全面建成,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了提档升级。
(资料图)
在硬件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软件建设也没有停步。作为全省“县管校聘”工作试点县市之一,我市于2015年启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直至去年,在教师“县管校聘”的基础上,我市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首次认定校长职级63名,推动校长“职务”向“职业”转变,打破了校长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与此同时,为缓解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我市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确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域内名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在初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名校(园)+新校(园)”“名校(园)+弱校(园)”的教育集团,先后组建教育集团15个,参与学校47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