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生动描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得来的不易。笔者在农村劳作了七八年,耕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一年辛勤劳作,换来亩产三四百斤的粮食,深知生产劳动的不易。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都把种植粮食当作一件大事。解放以后,我们曾发生过大的灾情。上世纪60年代,由于天灾和人祸等因素,我国城乡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有的只有节衣缩食,或用瓜菜代、挖野菜为继。
粮食是宝中之宝。曾记得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笔者在舟山市粮食局工作时,各级粮食部门对粮食十分重视,把住粮食购、销、调、存、加的各个环节,严格把住粮食节约这一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的使用比以前好多了,于是一些人以为粮食已经过关,就大吃大喝不注意节约了,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因此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十分有必要。
其实,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的当下,浪费行为将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粮食生产是个资源密集型产业,除了账单上标明的成本,人们在丢弃食物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看不见的土地、化肥、水、能源等资源。我国可种粮的土地不多,水资源也不丰富,浪费造成的各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中约有1/3被丢弃和浪费,相当于13亿吨粮食,约合7万亿美元的经济成本、7000亿美元的环境成本和900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据。
最近,国家层面提出要加强立法,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是非常及时和十分正确的。我国是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现在民法典刚颁布,有的已经提出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措施,在笔者看来,还应该具体化、规范化和细化措施,让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各级政府和宣传部门还要加强教育,培养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节约,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只有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才能实现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