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警方的信息,近期我市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多起。从案件类型看,有网络购物退款类、买卖游戏账户类、假冒身份类、网络刷单类、网络贷款类、 “杀猪盘”类等。从受害人年龄段看,25岁至60岁不等。
网络购物退款类
12月7日,俞某接到自称“*宝售后理赔客服”的电话,称俞某之前在*宝上购买的奶粉出现问题,需要退款给俞某,并要求俞某添加自己为QQ好友。
因对方能准确无误地报出自己的购物信息,俞某信以为真,添加了“客服”为好友。在“客服”指导下,俞某扫描了其提供的二维码,并将自己的账户和密码输入到跳转出来的银行账户登入页面中。
不久,俞某发现自己卡内的10518元钱被转走,于是立即询问“客服”原因。“客服”称,俞某输入的是错误密码,存在账号风险,需要10400元把账号解冻,才可恢复正常。没多想的俞某立即按照“客服”要求将钱转到指定账户。转账后,“客服”以还需缴纳解冻费为由,要求俞某继续转账。于是,俞某在“客服”要求下,转账4笔共94900元解冻费到指定账户上。
随后,“客服”又以需要俞某购买“沃*玛GIFT”理财卡才能将之前的钱返还为由,继续要求俞某转账。俞某没有怀疑,再次按照“客服”要求陆续向指定账户转账10笔共计191400元。
之后,俞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报警。俞某共计被骗307218元。
警方提醒:接到“退款”“返钱”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核实确认,如情况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退款;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扫码、提供验证码等,一定是诈骗,统统不要理会。
“杀猪盘”类
11月29日,刘某在某相亲网站上添加了一名女子为微信好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女子向刘某推荐一种名为“比*币”的新型货币,并称该种货币很赚钱,只要投资,几天时间便能有收益。心动的刘某便询问女子如何投资,女子于是发给刘某一个网址和一个“客服”的微信名片,称“客服”会指导刘某进行操作。刘某添加了“客服”为微信好友,按照“客服”要求注册了账户,向账户内充值2000元,且在“客服”指导下购买“比*币”。
不久,刘某顺利提现本金和盈利,这让刘某更加信任该网站,随后陆续往平台内充值14800元。直到12月5日,刘某发现网站打不开了,女子和“客服”都已将自己拉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刘某共计被骗14800元。
警方提醒:骗子通过婚恋平台、社交软件等方式寻找潜在受害者,通过网络聊天发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后将受害者引入理财、博彩等诈骗平台,骗取受害者钱财;“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等往往都是骗人的幌子,一定不要贪图便宜。
假冒身份类(假冒银行人员)
12月7日,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杨某在“省*”上的一笔7000元贷款超过了银行规定的利息,这边可以帮忙取消,只需将本金转给自己便可以不用支付利息,并要求杨某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一听可以不用支付利息,杨某信以为真,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并将7000元转到对方指定账户上。
转账后,对方又要求杨某再转账15000元,称可以帮忙开通“省*”5万元的贷款额度。而此时,杨某发现自己在“省*”账户上的7000元贷款并未取消,于是询问对方原因,但对方一直逃避回答,仍一直要求杨某继续转账,杨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立即报警。杨某共计被骗7000元。
警方提醒:凡是遇到自称某平台“客服”“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等,请及时拨打平台官方电话核实,提高防范,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轻易将个人身份信息、各种密码、验证码等随意透露给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