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与金融危机抗争中,政府的鼎力支持,银行的全力帮助,社会的合力相助,企业的自强奋进,形成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续写了嵊州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攻坚之年: 转型与发展并进
【数字】
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7.02亿元,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45亿元,同比增长15.5%;自营出口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工业用电量9.88亿千瓦时,增长7.5%;工业性投资50.69亿元,增长6.8%。
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电量、工业性投资等指标增幅位居绍兴市前列。
【解读】
一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一厂一策”、企业上市、“三十强三十优”等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1家,天乐集团纳税销售达到25亿元,第一家上市公司“三鼎工具”在欧交所成功上市。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三大主导产业融合升级步伐,三大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比例达77.0%。领带服装一枝独大的产业格局被打破,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以及新兴的汽摩配、医药等产业迅速崛起,电器厨具产业逆势增速达到了43.9%。
【案例】
2008年10月22日下午,我市的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在法国巴黎成功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公司。在金融风暴呼啸而至的2008年,“三鼎工具”的逆市上市,极大地鼓舞了嵊州企业在困境中坚挺、于逆势中自强的信心。继“三鼎工具”后,我市有19家企业成为上市培育对象,其中6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另有1家企业已报证监会等待审批。
困难之年: 扶持与减负齐下
【数字】
累计兑现工业企业各类补助和奖励资金7000多万元,减免涉企税费1.5亿多元。奖励、减免力度均为历年之最。
【解读】
加大金融保障扶持力度,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累计授信农户贷款2185万余元;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新增5家驻嵊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47亿元,吸引外地金融资金5.21亿元。修改完善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厂一策”等政策、 “三十强、三十优”企业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兑现工业企业各类补助和奖励资金7000多万元,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年。
切实为企业减负解困,暂停征收、减免或缓征136项涉企行政事业和服务性收费,共计减免涉企税费1.5亿多元;开展“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460项。
【案例】
2008年9月25日,20多位企业家和银行行长聚首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产品推介会”上,共商银企携手共克时艰对策。会上,8家银行与14家企业签订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信贷等金融产品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到3.65亿元。除了为银企牵线搭桥外,去年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坚定企业家们抵御经济“寒冬”、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外向型农业全省领先
【数字】
新增市外基地10.3万亩,农产品自营出口增长20.0%。
【案例】
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的嵊州茶叶物流中心项目已初步建成。“借助电子商务,茶叶原料的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可以在这里实现。” 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晓民说,物流中心将实现茶叶行业外销和国内半成品交易的电子化,使嵊州的传统主导产业搭上现代物流快车道,茶叶从茶农到国外消费者手中的通道已变成一条直线。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数字】
200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55.8∶34.2,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崇仁温泉、领带城物流中心项目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越乡特色旅游品牌初步形成,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2.4%。
【案例】
2008年11月8日,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打造一个集市场、展示、办公、休闲观光、零售购物、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建成以领带为主要特色的展销贸易中心及物流中心。建成后的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将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平台,意味着中国领带城将由“窗口时代”向“物流时代”挺进。
在2008年10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第七届浙江省旅游交易会上,我市亮出了自然与文化这两张旅游金名片,进一步打响了“山水越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