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视频在线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专题首页 | 看成就 迎两会 | 两会要闻 | 代表风采 | 新闻会客厅 | 图说两会 |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 百姓看“两会” | 两会花絮 | 相关资料 |
   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关注2009·嵊州两会 >> 相关资料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09年工作安排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9年03月05日11:24:07 
  关键词: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自营出口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3.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6%。以内。

  关键词: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地把项目投入作为保增长的关键来抓。抓紧梳理、科学论证今后三年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三年两个百亿建设计划”,推进总投资100.36亿元的59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和总投资139.15亿元的54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好福威重工、图森木业、新星机电等企业的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雅戈尔、好运来等企业总投资33.01亿元的21只新上项目,争取及早开工建设总投资23.08亿元的8只预备工业项目,确保全市工业性投资增长10%左右。到年底,确保104国道嵊州段改建1-6标段建成通车,完成500千伏苍岩输变电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南山水库、前岩水库国家级除险加固等工程;推进领带城物流中心、鹿山路商贸步行街、辽湾水库和剡源水库国家级除险加固及崇仁温泉、越剧艺校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剡城路延伸工程等5只预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绍嵊高速(上三高速复线)列入省市项目计划。

  关键词:工业转型升级

  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左右。加快推进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等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抓紧建设科技创业中心二期项目,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推进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先进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推进市场创新,与阿里巴巴商务网进行合作,组织实施“嵊州集群产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外贸转型,促进外贸持续发展,同时,要扶持品牌运作,推进管理创新,要继续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一厂一策”、企业上市等政策,激励更多企业走上市融资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

  发挥我市农业优势,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主攻方向,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6万亩,总产量14.5万吨。进一步提升发展茶叶、花木、香榧、果蔬、畜禽、竹业、油茶等产业。鼓励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扶持1-2只区域农产品品牌。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和自营出口各增长10%。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立足嵊新组团发展,以商业网点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推动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拓展和提升农村消费市场。着力推进城南商贸服务新区建设,加快开发区配套服务业发展。发挥越乡文化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根雕木雕、戏具服装和演艺产业发展。以“山水越剧、温泉休闲”品牌为重点,大力开展旅游营销和推介,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15%。稳定和支持房地产业发展,鼓励外拓建筑业市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饮用水安全管理,整治重点环境问题。坚持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实施污染行业准入标准,禁止高污染项目。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在甘霖镇率先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

  抓好市域总体规划的深化落实工作,调整完善镇村规划。加快城南新区建设,推进以官河南路延伸段(嵊新连接线)建设和环城南路改造为重点的城南基础设施工程,及早启动商检办事处、国税业务楼等项目,加快企业总部建设,建成世贸广场星级酒店并开业。进一步拉大开发区框架,完善开发区功能,扎实推进以下中西排涝站、双塔大桥东区配套设施为重点的工程建设。完成以城西湿地公园和鹿山森林公园改造一期为重点的“显山露水”工程,争取提前实施城北入城口改造,推进城中村、住宅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强城市水电设施建设,完成城市供水保障管网配套工程、220千伏嵊东输变电和110千伏中宅输变电工程。抓紧组织实施仙黄公路湖头段、104国道黄泥桥段拓宽改造、甬金高速甘霖出口互通等急需项目。

  关键词:农村发展

  致力于突破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稳步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置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以及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规范个私工业集聚区建设,新发展家庭个私企业1000家左右。实施新农村建设“三百”工程,即建设100个农村社区、100个星光老年之家、100个村务公开示范村。鼓励有条件的村和社区率先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社区教育、卫生、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信息化和电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卫生改厕等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90个村的环境整治任务。

  关键词:社会保障

  完善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校企合作、公共实训等机制,为失业职工、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创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推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保险制度,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完善城乡低保对象市镇村三级管理,落实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对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以及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等住房制度,进一步落实人才公寓政策。

  关键词:提升软实力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创建工作,省标准化学校和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达标率分别达到75%和50%。

  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城乡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筹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建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实施“优生促进”工程,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抓好广场文化、百姓文化。进一步弘扬越剧文化,打造施家岙女子越剧诞生地等越剧文化品牌。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野外普查,做好小黄山遗址申报国保单位的基础性工作,筹建嵊州博物馆。

  关键词:安全与稳定

  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三合一”场所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三个主要指标“零增长”。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化农村“十小”行业专项整治,保障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推广“枫桥经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群众关注的治安突出问题。

  关键词: 十大惠民实事

  就业促进工程。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700人,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

  社保扩面工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00人;及时发放城乡老年居民生活补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百姓安居工程。基本实现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的“应保尽保”;完成第二期150户经济适用房销售,实施农村困难家庭群众危旧房改造;完成地质灾害危房户避险搬迁80户;实施旧住宅区路灯、道路、排水、围墙等配套设施改造,推进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

  教育公平工程。落实义务教育免费制、职高学生助学奖学制和普高贫困生助学制,确保贫困学生、三残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学生接送车安全监管,新增学生接送车辆10辆;开展市属学校与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帮助提升办学水平。

  全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150元,参合率95%以上,第二轮免费健康体检率50%以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85%以上;整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等制度,提高大病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开展小康体育村创建活动,举办市首届小康体育村运动会。

  文化惠民工程。新建1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扩建3个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市区市民戏台,新增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社80个;开展“百场演出、千场电影、万册图书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建设300个行政村广播室,开通14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

  扶贫济困工程。新增敬老院养老床位400张;实施残疾人全面小康共享工程;加强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和农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建设,法律援助案件数增长10%以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力争每个受帮扶对象得到项目支持。

  农村水电工程。改善4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完成60座小(二)型以下病险山塘水库的治理,建设清水河道60公里,加固改造堤防7.5公里;改造春茶用电台区和海拔200米及以上配网线路;建设新农村电气化乡镇6个,完成第二批5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

  交通路网工程。完成13条县道公路大中修,完成190公里县乡道安保设施建设,实施通村公路养护制度;新建联网公路15公里;新开通两条公交线路,更新农村公交客车15辆,实施公交新惠民政策。

  市场提升工程。以城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为重点,完成改造10家以上;实施农村放心店的扩面提质,加强商品统一配送,配送率保持在80%以上;构建农资连锁网络,确保农资安全。

  关键词:政府建设

  围绕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确保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解放思想,着力优化服务,推进依法行政, 切实改进政风,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编辑:李航程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图说两会
共携手,一起走向春天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踊跃发言
美德无处不在
吹响令人振奋的号角
满怀信心步入会场
一道道关注的目光
为“两会”站好岗
记录代表、委员的肺腑之言
相关资料
嵊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嵊州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登)
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登)
2009年嵊州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嵊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9年嵊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嵊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嵊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嵊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嵊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视频新闻
  专题推荐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