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关注2009·嵊州两会
>>
相关资料
|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08年工作回顾 |
 |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9年03月05日11:24:08 |
|
关键词:综合实力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7.02亿元,同比增长9.9%;财政总收入19.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0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81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4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7元,分别增长12.2%和1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3%。。我市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新魅力城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面小康成长型百强县(市)。
关键词:经济平稳运行
加大金融保障力度,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加强企业减负解困工作,全力保障发展用地,力保投资和出口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性投资50.69亿元,增长6.8%。合同利用外资2.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07万美元。全年实现自营出口10.81亿美元,增长27.7%。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营出口、工业性投资和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位居绍兴市前列。
关键词:工业转型升级
修改完善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政策,实施“一厂一策”,开展“三十强”、“三十优”企业评选,加强企业上市工作,兑现工业发展扶持资金6200多万元。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45亿元,增长15.5%,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1家,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50家,天乐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4.76亿元,三鼎工具在欧交所成功上市。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例达到77.0%。引导建筑企业外拓市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0.61亿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业总产值增长4.3%,粮食总产量增长2.2%。农产品加工值增长12.5%,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企业达到8家。外向型农业全省领先,农产品自营出口增长17.8%。投资1.09亿元推进24只现代农业新基地建设,外拓基地10.3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农民信箱应用示范户1080户。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编制完成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市区商业网点规划,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崇仁温泉等项目顺利推进,世贸广场星级酒店、茶叶市场主体工程相继结顶。越乡特色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旅游总收入增长10.5%。
关键词:创新发展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财政对科技投入5705万元,增长31.7%。新建绍兴市级以上研发中心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14家,创建国家级天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科技创业中心成为“省级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认定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35家。专利授权量639件,我市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起草制订国家标准11只、行业标准10只,首批21家企业使用“嵊州领带”省级区域名牌,我市被授予“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称号。
关键词:平台建设
推进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和个私工业集聚区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共完成工业性投资41.40亿元,增长9.5%,亩均投资提高到136万元。全市在建个私工业集聚区6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多元,入区个私企业550多家。
关键词:节能减排
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1.0%和14.9%;6家企业通过浙江省清洁生产验收,浙江丰利废塑料回收处理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我市被评为省减排先进集体。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我市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先进绿色产业示范园区。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
编制完成市域总体规划。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78亿元,双塔大桥竣工通车,长春路二期拓宽改造工程顺利竣工,104国道嵊州段改建、鹿山路商贸步行街和官河南路延伸段拆迁改造、城西湿地公园、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及500千伏苍岩输变电一期等工程稳步推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得到新改善。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清风水利枢纽工程、上俞堰坝引水应急工程、45座小(二)型以上和53座小(二)型以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完工,南山水库和前岩水库国家级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推进;建设清水河道65公里,改善9.6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完善农村电网,改善春茶供电设施,建成39个新农村电气化村。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0公里,建成县乡道安保设施150公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实施“扩权强镇”战略,中心镇发展逐步加快。加强农村示范社区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基本建成省级规范化农村新社区8个,新增绍兴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个。开展“整治环境、整洁家园”主题活动,实施171个村(自然村)的环境整治。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9家。农村土地流转有序实施,林权证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投入欠发达村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落实贫困村结对帮扶资金近700万元。顺利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关键词:民生保障
扎实推进“十大惠民工程”,新增民生事业资金1.35亿元,占新增可用财力的79.1%。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72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41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27人。推进“五费合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城乡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发放政策,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人人享有养老保障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和210元。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我市成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市”。完成第一批57套经济适用房交付工作,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252户,改造旧住宅区面积3.8万平方米。建立普高贫困生助学机制,实现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全市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对象得到“零起点”医疗救助。
关键词:社会事业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和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共计2259万元,免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1960万元。投入2685万元,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化解义务教育债务142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2个,省标准化学校达标率70.3%。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举办市全民运动会,嵊州籍运动员首次参加了奥运会。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新建扩建村镇卫生服务站所19家。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参合农民57.44万人,新一轮健康体检率为31.9%。创建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创建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繁荣发展越剧文化,实施“振兴越剧六大工程”,启动越剧艺校建设,举办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社100个。
关键词:平安嵊州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安全生产三项主要指标实现“零增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妥善处置“问题奶粉”事件,农村“十小”行业整治取得实效。积极组织抗震救灾活动,成立对口援建机构,开展四川省青川县苏河乡的重建工作。
关键词:作风建设
优化发展环境,实行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指数评价,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善部门和乡镇街道考核体系。依法行政逐步加强,实施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等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部门办公自动化,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构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推进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了违规违纪案件。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