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次选评‘每季之星’,我是不会去统计这些数据的。”陈龙军不无实在地对我说,“每天重复着这种工作,自然也就习惯了,打个比喻,就像一辆上路的汽车,司机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安全行驶,而不是去在意轮胎转了多少圈。”
32岁的陈龙军,十年前从警。兴许是不太在意“轮胎转圈”的原因吧,他一直在出入境大队工作。在外行人眼里,整天窝在办公室里静等他人上门办事,自然是件既轻松又惬意的工作。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大凡干过这项工作的警员知道,蕴含于出入境证件办理过程中的手续之多、查验之杂、核实之烦,非旁人所能洞知。别的不说,就说一个减少和一个增加吧。所谓减少,是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架构于国与国、国与地区之间的禁锢,日益减少;所谓增多,是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选择出国境旅游、探亲、工作的几率,日益增多。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因“日渐减少”和“日益增多”这对矛盾产生的出入境工作压力,也就成为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必须面对的难题。一般而言,解决工作量的最佳办法,就是补充警员,然而受警力紧张的条件制约,市公安局出入境大队的工作人员,注定必须自行消化繁重的工作量。惟因如此,也就有了陈龙军八年如一日的坚守。
坚守需要定力。陈龙军的定力,体现于他的耐得住寂寞。出入境大厅每天人来人往,虽说有着不要大声喧哗的告诫,但由于来的人多而杂,因此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菜场。如果非说有异的话,那就是菜场多的是讨价还价声,而办证大厅,则多的是如何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咨询声。
陈龙军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受理办证人员的材料。基于办证人员中时有“惜时如金”者,因此陈龙军必须以每天提前上班、推迟下班的方式,尽量为这部分群众提供方便。这种身不由己的情况,有时会集中地体现在节假日前后的工作日之中。比如春节行将到来或收尾之际,如影随形的办证高峰,常常会让陈龙军与他的同事们腰酸背痛、口干舌燥。陈龙军无可奈何地说,“说来也许你不相信,有时忙到甚至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被剥夺了。”
雷锋曾经说过,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话放在陈龙军身上,也就是“忙一天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忍受这种忙”。虽然忙,但陈龙军从没因此和群众红过脸、拌过嘴。基于他的爱岗敬业、服务热情,迄今为止,陈龙军没有半点投诉记录。
没被投诉,似乎说明陈龙军有做老好人之嫌,其实不然,陈龙军自然也有不通人情之处。对于不符合出境条件的人员,不管是好言好语地求,还是托人托情地磨,陈龙军一概不予通融。陈龙军的态度非常明确:“原则不能破,这是底线。”
金子的底线是发光!在这次评选每季之星中,默默无闻的陈龙军,成为大队领导首定的报送警员。由于选送需要附报文字材料,大队长要求陈龙军统计一下工作数据。统计的结果,可谓是“不计不知道,一计吓一跳”——仅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陈龙军就接受了各类业务咨询5000余人次,受理出国境材料2700余份,录入报备不准出境人员168人,撤销不准出境人员7人,查获不准出境人员持有证件19人,调查异地申请往来港澳协查函8份,双休日预约办证6人次。
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也会说话。出自陈龙军日常工作的数据,让他毫无悬念地成为局党委一致通过的“每季之星”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