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的剡溪,河里的鱼儿很多,两岸大大小小的村子里,都有捕鱼为生的人。除常见的以网捕鱼和养鸬鹚捕鱼外,还有一种现在已难得一见的独特捕鱼方法——放夜钓。
每当夜幕降临,剡溪边常能看到有人挑着渔具,一头是一只椭圆形的大木盆,另一头是一只放鱼的小木桶,上面扣着一只兼作桶盖的竹匾,竹匾里放着钓鱼线,四周圈沿上挂满上好饵料——小手指头粗的大蚯蚓(冬天没有蚯蚓,不用钓钩,而改用毛竹丝撑,鱼饵也改用干面条)。这就是放夜钓的人。
我爸和几个叔伯就是用放夜钓的方法捕鱼的。在江边,他们把大木盆放进江里,大木盆前面放上装钓线的小木桶,后面放上一只小木凳,把扁担也放进木盆里,然后人小心翼翼地坐进木盆,用带着的两支尺许长的小木桨,划向垂钓的地方。冬天是向阳的深潭,夏天是流水较缓的潭滩结合部,发大水时则在离岸不远的江边沿地带。首先把鱼线在较隐蔽的水边小树枝上系住,然后一手划桨,一手把系着饵料的钓钩一个个放入水中,随行随放,最后把鱼线尾端系着的小铁块,叫蜡柱,相当于铁锚,也放进河里。此时已是暮色四合,江上一片寂静,远处村庄的犬吠和小孩的哭闹声清晰可闻,就等着鱼儿来吃了。然后钓鱼人就划回刚才下水的地方,披着夜色回家。有时放钓的地方离家较远,就会就近宿在江岸上。找来几把稻草,铺在地上,人躺上去后,把大木盆倒扣在上面,两把木桨把靠头的一端支起一些,人躺在里面既不会感到气闷,又能随时观察四周的动静。
第二天蒙蒙亮,就起来去收钓。划到昨晚系钓线的地方开始收起。收起的钓线仍放回竹匾里,钓到的鱼就放入竹匾下的鱼桶里。收钓是一件又刺激又快乐又有几分危险的事儿。有时第一个钩就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接着一条又一条。当时剡溪的鱼资源十分丰富,又因为剡溪汇流入海,离海不远,鱼的种类很多。不但有常见的鲤鱼、鲫鱼、鲳鱼、草鱼、鲢鱼、螺蛳青,还有个体庞大、凶狠强悍的“干箭”,据说这种鱼体重可达百斤,力气很大,能穿透铁丝网,钓到这种鱼,大木盆会被拽出几里去,随时会盆翻人落水。也有名贵的鲈鱼。有时还会钓到肚白背绿、离水把肚子鼓得滚圆的河豚。还不时会钓到鳖、蟹。钓得最多的当属鳗鱼。伏天的河鳗体肥刺少,我们嵊州人是当作滋补品的。许多父母会买来给孩子吃,销路很好。五百个钓钩都收上来了,鱼桶也装满了。
此时天已大亮,江上水气氤氲,白茫茫一片。岸边村子里鸡啼狗叫,炊烟袅袅,钓鱼人挑着大木盆直接去集市卖鱼,刚刚赶上早市,往往卖鱼的地方已围着很多人在等候了。不一会鱼就卖完了。
剡溪里钓起的鱼,味道特别鲜美,是当年我们嵊州人经常享用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