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金点子”变“真金”
9月23日,“宏达杯“寻找最强技工”(创新技工)评审会在市工业行业协会大楼举行,来自我市各企业的7名创新技工带着自己的“金点子”,角逐创新类的最强技工。
之前缝纫工、嵌线工、领带整烫工技能大赛考验的是选手的操作能力,创新技工,比拼的则是动脑能力。
面对面阐述“金点子”
与前几场比赛热闹的现场相比,创新技工评审会的现场显得安静多了,选手们一个接一个轮流进入评审会场地,面对6名坐成一排的评委,一一阐述自己的“金点子”。
来自浙江福威重工的鲁继箭是第一个踏入评审会现场的选手,作为第一个“面试”者,他很紧张,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有些磕磕碰碰。“想点子做东西我有自信,可对交流,我是真的不太在行,又是第一个选手,完全没底。”走出评审会场地,鲁继箭说,他在福威重工从事的是新产品的试制与检测工作,公司有新产品组装完成,他都要操作一下,只要一试,他便能知道产品的性能情况。特别是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多功能滑移装载机,他在试制检测新产品时,就提出要对滑移装载机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良,要安装一种铲车传动的保护装置。后来,他提出的改良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当浙江富源制冷设备的吕锡平提出他设计的“机械手”装置时,评委们都非常感兴趣。吕锡平之前是一名机修工,到富源制冷操作钻床,给集流管打孔,对他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给集流管打孔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些打孔的管子比较长,放进轨道后有一大截伸出在外面。因为钻孔时发生震动,管子会移位,得有人把管子扶稳才能工作。凭着自己对机械的爱好和一股子钻劲,他开动脑筋发明了“机械手”,不仅可以夹住管子,把伸出的部分固定住,也不会上下震动影响打孔。“机械手”的发明,不仅让打孔的质量得到了提高,还让公司每月节省了15—20个人工,每月可节省人力成本五六万元。
谁最好?评委们很纠结
7位选手新颖的“金点子”,不仅拥有各项专利,还为各自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如何选出最好的“金点子”?评委们的评比过程相当激烈,也很纠结。“我觉得新中港热电袁忠斌的点子最好,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问题。”“富源制冷吕锡平设计的‘机械手’,用机器代替人工,结合了当下的实际情况,我喜欢他的‘金点子’。”评委们你一言我一句,对7位选手的“金点子”一一点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结合“金点子”创意方案、产品技术专利、现场演讲等方面,最终,来自新中港热电的袁忠斌获得了“寻找最强技工”(创新技工)的一等奖;二等奖由浙江福威重工的王丕键和李明桓获得;浙江富源制冷设备的吕锡平和陈熙永,以及浙江福威重工的鲁继箭获得了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