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职)业:越剧演员
采访对象:尹巧玲
基本情况:尹巧玲今年30岁。2002年大学毕业后,她开始从事越剧表演,近年又学习并尝试做起了戏曲导演。
出彩一句话:“从台前的表演,到幕后的导演,我仍然没有离开舞台,它依然是我的最爱。”
4月,她辗转在杭州、绍兴、余杭;“五一”期间,她在温岭演出;5月中旬,她到上海排练剧目。今年30岁的尹巧玲,大学毕业后从事越剧表演已有10多年,近年又开始学习并做起了戏曲导演。她说,最享受的就是舞台上的时光。
表演:成功背后是艰苦的付出
尹巧玲出生于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上江村一个普通家庭。她大学上的是艺校,学的是彩旦,这个行当不像花旦那样容易成为主角,但她还是学得很认真,她相信行行出状元。2002年9月,艺校毕业后,她到余姚市艺术剧院从事专职表演。
每天清晨,尹巧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晨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基本功就靠平时的日积月累。采访时,在尹巧玲的指导下,记者即兴舞了一下水袖,可看似简单的动作,要玩转起来却很难。尹巧玲说,水袖的用力多是“反衬劲”,想要让袖子听从使唤,反复练习是唯一的途径。
2004年11月,尹巧玲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塑博会“余姚之约”文艺晚会,她与著名影视演员魏宗万,戏剧演员杨柳汀、虞杰,话剧演员叶新宇等同台表演浪漫史话剧《千古四贤聚龙泉》。演出获得了成功,“余姚之约”文艺晚会(片段)被央视综艺频道“艺苑风景线”栏目录用。
在央视录制、天津卫视主办的《国色天香》第二季“许仙与白娘子”主题中,尹巧玲饰演白娘子,清秀的扮相、优雅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在后台,导师们称赞:尹巧玲的表演优雅到位,把西湖断桥边的故事,演绎到最唯美的程度,不愧是江南水乡出生的女子,柔情似水。而此时的尹巧玲只是谦虚地说: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甜甜的微笑感染了在场许多人。
也许正因如此,尹巧玲看起来总显得无忧无虑,脸上只寻觅得到一种表情——微笑。但笑容和自信背后,却是艰苦的付出。如今的她,已经担当过《双妻恨》《真假夫人》《皇后易嫁》等多个越剧剧目的重要角色。
导演: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因常年化妆,2010年,尹巧玲出现过敏症状。“医生已经告诫我尽量避免舞台妆了,可我舍不得舞台,舍不得喜爱自己的观众。”为了心中所爱,她时常带药坚持演出。过敏严重了,就靠打点滴控制。
到2013年,严重的过敏让尹巧玲的脸上留下了不少印痕,这对一个年仅30岁的女子来说,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无奈之下,她只能边演出边选择转行——戏曲导演。
此后,尹巧玲前往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导演艺术。“从台前的表演,到幕后的导演,舞台依然是我的最爱。”她说,台前精彩纷呈,幕后精雕细琢,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现在,余姚的各类晚会中,已经出现了由她编排的一些作品,如音乐类节目《书香芬芳河姆渡》、舞蹈类节目《天女散花》、戏曲类节目《农家乐》等。
今年2月初,在亚洲国际音乐节比赛中,我市的打击乐《呤哦情韵》荣获团体金奖,作品获最佳创作奖和最佳指导奖,而尹巧玲就担任了这次创作、编排的导演,演出的成功跟她的付出密不可分。这座奖杯,是她戏曲导演路上的一个美好开端,极大地鼓舞了她。
“梦要一个一个实现,我要把更多更好的作品拿出来献给大家。”说起未来的打算,尹巧玲满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