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心 故乡情
他说,马寅初的高尚品格和浩然正气,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马老亲自对我讲的“做人要正气,要讲真话”这句话,我永远铭记在心头。
他说,我是同乡会会长,既然大家信任我,让我担任这个职务,我就要尽心尽责。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再多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
名片
马先一,1940年6月出生于鹿山街道下马村, 195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干部局科员,人事教育局副处长、处长,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科学院分校校长,中国科学院职工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是中国科学院教育史上不少大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声音
“愿做在北京的嵊州乡贤们的铺路石、勤务兵。”
——马先一
到达北京,迎接我们的是浓重的夜色。
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将偌大的都市拥入怀中。钢筋水泥的丛林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温柔。
长安街上,车流如注。匆忙的脚步,投奔的是一扇扇叫家的大门。
然而,又有多少人的家留在不同的远方?
一个人的居住地可以选择,但家乡永远只有一个。
对在北京闯荡、创业、拼搏的嵊州人来说,千里之外的家乡虽触不可及,但在北京他们却有另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北京嵊州同乡联谊会。而同乡会会长马先一,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大半辈子的亲历与奉献
正是四月阳春,北京的天气和千里之外的故乡江南一般适宜,只是风中多了漫天飞舞的柳絮。
“从18岁到北京求学开始,我离开家乡已将近60年了,一个甲子。”时光倏忽,在他说来却历历在目、在心。
1958年,18岁的马先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喷气发动机专业,入学后因病休学半年,后作为1959级的学生,于1964年7月毕业。因为学的是喷气发动机专业,按理应该被分配到航天航空部门,但恰好当年在京机关要补充一部分年轻大学毕业生,马先一最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干部局培养处工作。
“当时干部局培养处分三个科级的组,研究生组、留学生组、职工教育组,我分在研究生组。”他说。虽然因为与所学专业不符,当时也有过犹豫,但在大学里就入了党的马先一看来,服从组织安排、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最大的原则。“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我的不少同学现在都在航天航空部门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了很多荣誉,但是我一直在后勤部门‘跑龙套’,但跑得很高兴。”他的话里没有一丝遗憾。
到任何地方,从事任何职业,都要靠努力、讲奉献。这是马先一对自己简单的评价。他在中国科学院一呆就是大半辈子,并亲身历经了中科院教育史上的一些大事,包括1964年、1977年后先后两次创建研究生院;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安徽,1978年竭力回归却未果;1977年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成为教育改革的先头兵;在“文革”期间就开始为对外科技交流做准备,于1976至1978年派出几批进修人员;1978至1981年接办浙江大学等三所高校等。一方面作为阶段性历史的见证人,另一方面他也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责任心深深地融入工作之中,奉献其间。
“四人帮”粉碎后,中科院召开了两次科大工作会议,1977年7月18日至22日的那一次尤其重要,会议包括恢复高考、恢复研究生制度、恢复校长制等事关全局的议题,最后以纪要的形式形成《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初稿)》,经由科大修改定稿后上报中科院。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教座谈会,8月8日,科学院又召开了科大第二次工作会议。
“我当时任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处长,是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张罗人。8月上旬,又列席旁听了第二次会议。”马先一回忆说,第一次会议参加的人比较多,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郭沫若先生还于7月27日接见了与会代表,当时因为郭老生病住院,他知道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令他感兴趣的议题,就跟秘书说要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身份见见大家。当天,郭老与夫人于立群在北京饭店会客厅和接见厅分别接见了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和与会代表,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也是郭老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公务活动,最后一次拍照。第二次会议期间,与会者也拍了一张合影。这两张照片,已分别交给中科院院史办和研究生院校史馆永久珍藏。“其中第二张照片最上边多出一只手来,那是我的手,因为我不是领导,觉得自己不适合出现在照片上,就要求洗照片的师傅不要把我洗出来,他照办了,但没办法把那只手抹掉。”
因为多年来在人才培养、人事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加上两次科大工作会议上所做的工作, 1994年,马先一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