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90周年,中国科学院把优秀退休党员干部的荣誉评给了马先一。
愿做小小铺路石
在马先一书桌的抽屉里,放着1000多张名片,这些名片的主人有一个相同点,都是来自嵊州。“这都是这么多年来找我办事、帮忙的嵊州老乡们留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至少跟1000多名嵊州老乡见过面,打过交道,帮他们做过事。”马先一说。
在北京几十年,马先一成为了许多嵊州人来北京办事的联络人,他的家也成了嵊州老乡来京的落脚点。老家的政府部门来找他,到北京做小笼包的老乡也来找他,有孩子到北京求学来找他,有乡亲来京求医也来找他……他把所有老乡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能办的二话不说,马上就办;不能办的,也四处托人,尽量给别人一个圆满的答复。他说,这点也来自于马寅初先生的教诲,“树高千尺不要忘了根。马老家有个不成文的家规,他早年就吩咐过家人,只要有家乡人到,不论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也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马上领进来,好好招待他们吃住。”多年来,马先一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认识不认识的老乡,只要找到他,他都当亲人看待,没有地方住,他就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出来,让人家住,没吃饭,他自己掏钱,请人家吃,有需要,他费心费力四处托人,帮别人办事,他说,都是嵊州人,大家都是一家人。
但同时,他也感觉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他花了一两年时间,专程搜集在北京的嵊州乡贤,牵头成立了北京嵊州同乡会,一是为在北京的嵊州人互通信息、互相联系搭建平台,二是集众人之力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他给同乡会立了一个规矩:不收会费,不接受捐赠,每一位乡贤都是无偿地为老乡、家乡服务。现在同乡会在册的同乡已有1000多人,经常联系的有500多人。“这就是一条路,一条联系嵊州和北京的路,一条为嵊州人在北京生活、创业而铺设的路。而我,愿意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他由衷地说。
从中科院退休后,马先一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邀约,请他去做顾问,并承诺送给他一套房子,外加30万年薪。但马先一拒绝了。他说,我是同乡会会长,既然大家信任我让我担任这个职务,我就要尽心尽责,为大家做好事,不能拍拍屁投走掉,对不起大家。
他的家乡观念很重很重,重得令所有熟悉的人深感敬佩。他担任着嵊州市经济发展顾问,每年都要就家乡的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提许多有益的建议,并付诸行动,借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成员的优势,以及多年在北京的人脉,把一些好的项目引荐到嵊州。为了发展家乡的旅游事业,他还邀请了北京的许多旅行社到嵊州考察,以推广家乡美景……
他看到家乡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学子考入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高兴之余,也不免担忧:这些孩子学成后,很多都留在外地,回到老家报效家乡的人很少。他建议家乡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1992年,中科院管理学院大专班试招,他利用自身优势,从教育部要了50个职业大专生的指标,其中有43个指标放到嵊州,但他有个要求: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嵊州。当年的43个学子,分学计算机、财务等三个专业,现在很多人在嵊州的金融系统、行政单位都有了自己的贡献。
他对家乡的教育事业一直也十分关心,回嵊州探亲的日子,他总要回到母校,去到嵊州的小学、中学,给孩子们上课,讲马寅初的故事,讲爱乡和爱国情怀,激励孩子们早日实现抱负,回报家乡,回报国家。
一个人的居住地可以选择,但家乡只有一个。这是马先一提及最多的一句话。
虽然少小离家,离故乡的脚步越来越远,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嵊州人。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再多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了。”他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