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闻传媒中心 俞蕾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闻传媒中心的俞蕾,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网络部的故事》。
我是2005年来到新闻传媒中心网络部任职的。我热爱我的编辑工作,所以面对显示器,面对鼠标和各种设计素材,我要实话实说,我进传媒中心最初的动因并不高大上,仅仅是为了饭碗,这是我毕业以来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让我又兴奋又心虚的是:传媒中心在我进门的第一时间就送我一顶光彩夺目的帽子:网络编辑。可我此前从来没有涉足网络编辑这个行业,也是第一次独立面对一个网站的前后台,没有多少经验的我一时无从下手。曾经就遭遇过质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擅长什么呀?有多少工作能力呀?那语气,绵里藏针。但,勤能补拙,缺少经验可以用勤奋和时间来弥补。于是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尽快适应全新的工作岗位,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打造成一名与时代接轨的合格网络编辑。
而接踵而至的嵊州新闻网首次改版工作和嵊州撤县设市十周年纪念专题则给了我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浏览大量的专业新闻网站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念。还记得撤县设市十周年的报纸特刊推出的时候,我每天一早就赶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仔细阅读版面,然后打开设计软件,结合报纸的新闻报道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把每天的特刊变成电脑上一个个精彩的专题网页,虽然一坐下就难得再站起来,虽然看显示器常常看到眼睛酸痛,点鼠标点到手指抽筋,但是能在第一时间把纪念专题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心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冲淡了一切疲劳。
现在回首来看,这十年,嵊州新闻网在成长,网络部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改版,让嵊州新闻网的内容日见丰富,各个子栏目也日益完善,通过大量内容丰富的专题将各个即时新闻、大事小事、大小活动推送到广大网友面前。我们的力量在一天天强大, 2010年,我们引入了网络视频直播设备,并在当年首次对嵊州市“两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广大网友终于能够在网络上观看两会实况了!还记得2013年的市“两会”直播,那时的我刚刚休完产假回到单位上班,尚在哺乳期。初春时节的江南乍暖还寒,早上8点半的直播,我们工作人员7点不到就要赶到直播会场。6点多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我那还不满4个月大的宝宝还在被窝里熟睡,看着他小小的、红红的脸蛋,心里有再多的不舍也还是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为了直播的顺利进行,直播期间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坚守岗位,可是我那嗷嗷待哺的宝宝怎么办呢?与家人商量后,决定由家人把宝宝抱到直播现场,我抽空为宝宝哺乳。寒冷的二月,每次出门前我都会再三嘱咐家人,一定要给宝宝多穿些,千万别着凉。就这样,直播了两天,我的宝宝也跟着我参加了两天的市“两会”,应该算是最小的与会同志了吧。
每天有大量的新闻需要我们辑整理后及时发布到网络上,每天都要值班到深夜,好的新闻素材我们要及时整理制作专题,有突发事件时我们要第一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制作专题发布新闻,让网友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真相。新媒体时代,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我们开通了手机报,每个工作日向注册用户发送重大新闻时事。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推出了微博公众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主流新媒体的加入让我们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
可以说,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十年里,即使是在自己怀孕生子和哺乳幼儿的那段日子里,我思考和探寻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歇,怎样才能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呢?在学生时代,网络编辑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设计工作,真正成为一名编辑,在采编设计的路上行走了十年后,我对编辑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那就是“责任”,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良心”。我还要说:作为一个网络编辑是青春无悔,是乐此不疲,是激荡的生命,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