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作为行政区划之名,首次出现在唐高祖武德年间;而嵊字已早于唐朝命名的嵊州之前已经出现……

雪夜访戴图
嵊州作为行政区划之名,首次出现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剡县,汉旧县,故城在今县理西南一十二里,吴贺齐为令,移理今所。隋末陷于李子通。武德中以县为嵊州。六年废州,县依旧。”《新唐书·地理志》越州篇亦载:“剡,望,武德四年以县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八年州废,省剡城以剡来属。”《旧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嘉泰会稽志》《剡录》等史志也均有类似的记载。嵊州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应从历史的坐标系中去寻找它的位置,本文拟从时代背景、“嵊”的字义、地理特点、文化渊源、经济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唐代嵊州的设置作点粗浅的探讨。
隋唐风云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群雄纷争,隋王朝的统治逐渐崩溃。隋义宁二年(618)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浩为傀儡皇帝,自称丞相,掌握军政大权。消息传到浙江,隋吴兴太守沈法兴以诛宇文化及为名扩大武装,掌握精兵六万,占领了吴郡(今苏州)、余杭(今杭州)、毗陵(今常州)等十余郡,自称江南大总管,承制设置百官。是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登基,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武德三年(620),活跃于江淮之间的李子通农民起义军渡江南下,击败沈法兴,李子通建都于余杭郡,尽收沈法兴故地,“北自太湖,南至岭,东包会稽,西距宣城。”整个浙江为李子通所控制。武德四年(621)十一月,唐政府平定中原,向江南进军。这时,江淮农民起义军首领杜伏威归降唐朝,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使。杜伏威派部将王雄诞攻击李子通,李子通兵败被俘,解送长安。唐朝平定李子通后,改会稽郡置为越州总管府,朝廷派高级军政长官镇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越州地区的统治,增设了鄞州(今宁波)、姚州(今余姚)、嵊州,这也是我市历史上唯一一次作为州级城市出现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