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一起创作
画坛伉俪
如此之巧,我们采访的那天,恰是裘老85岁的生日。
王伟君画了一幅画,送给裘沙做生日礼物。
两个老人之间的小小爱意,也与画分不开。
裘沙和王伟君是校友,但不曾在校园里谋面。
1949年,裘沙前脚踏进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门,王伟君后脚踏出校门,从这里出发参军了。
王伟君比裘沙小两岁,是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期间,她学习西画,师从倪贻德教授。1949年5月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野战军第12军任文化干事,负责编绘《战场画报》。1950年底,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由部队派遣回国深造,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1956年,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
她的偶像是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特点是泼辣,不羞涩,不克制,“简练、丰富、深刻”,很对她的口味。
这也是裘沙喜欢的风格。读中学时,他向老师借到珂勒惠支的画册,欢喜得想哭。
1957年,在中国青年报社担任美术编辑的裘沙,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邀请,给一本关于工人运动的学生读物画插图。结果,浓烈的珂勒惠支色彩遭到质疑。拿到出版社的美术组讨论,几乎一边倒地被投了否决票,原因是太粗犷了,不适合孩子阅读。
正在出版社工作的王伟君读懂了画里的门道,觉得用这样的风格表现主题再好不过。她站了出来,据理力争,还真把大家给说服了。
画家黄胄的夫人跟王伟君共事,回家跟黄胄提起了王伟君。哪知道,黄胄是裘沙的采访对象,彼此颇为熟悉。黄胄决定做东,把两个年轻人同时请到家里聚餐。
交谈中,王伟君说,“他喜欢的,我也喜欢,彼此很投机,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
相识才三个月,他们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携手一个甲子的岁月,至今不离不弃。
对于这段姻缘,裘沙觉得充满了神奇:“我们太一致了,以致缺点也是一样的,她的缺点也是我的缺点,例如我们都不会生活,不会同人打交道,日常生活上马马虎虎。”
在鲁迅的学生、老作家萧军的建议下,王伟君和裘沙一起投入到研究鲁迅的事业中,以全部的生命热情和智慧诠释鲁迅作品的内心世界。为了尽量完整地搜集到鲁迅的照片,他们自掏腰包,四处奔波,欠下一身的债。更为严重的是,孩子此时又生病了,生活本就捉襟见肘,不想却到了连菜也买不起的地步。王伟君不希望孩子干吃白米饭,下班时就顺便在景山公园挖回来一袋野菜。
“那野菜叫二月兰,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花,可漂亮了。我们全家人都围着挑选野菜,洗干净后,用开水一过,放上酱油一拌,挺好吃的。我们吃了两天。事后,北京画院女画家赵秀环画了一幅《二月兰》送给我们。”回忆起这段经历,听不出来半点的辛酸与苦楚。
回望遭遇过的伤痛与磨难,王伟君庆幸有了这桩婚姻:“这辈子,唯一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依靠对艺术真挚的爱终于没有放下画笔,而且身边有一个志同道合的裘沙,使我能够在工作与家务之余的短短时间里,在家庭斗室的最小空间中,有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