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天6场的比赛,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于5日晚圆满落幕。身影虽远,余音袅袅,留给我们的是那些精彩的片断,那些如潮的掌声,还有小梅花荟萃活动带来的深远意义……
A 小梅花荟萃花落嵊州意义深远
戏曲盛世,群芳荟萃。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中国戏剧家协会高规格的活动品牌,一直以来,是全国戏曲界关注的焦点。今年恰逢越剧诞辰110周年,当越剧遇上小梅花,于是便有了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花落嵊州的美丽结果,而且连办三届。
在3天6场的比赛中,包括京剧、越剧、昆曲、豫剧在内的28个剧种的小演员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作了精彩的舞台呈现。“每一个戏曲都集中展示了它们的精粹,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传承精神,越剧从兄弟剧种可以汲取很多养分,同时也可以借鉴兄弟剧种的传承精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君说,作为东道主,作为越剧发源地,在举办这样盛大的赛事后,也可以提振越剧发展的信心。“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在全国上下已形成共识,可是戏曲真的能传下去吗?当然能!全国24个省市区、800多人参加的小梅花荟萃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第二十届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期间,我市还组织参赛选手参观了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校及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选手和戏迷看到的是一座被越剧浸润的小城,是一座特色小吃丰富的小城,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小城。“嵊州山水那么美,第一次亲眼看见;嵊州小吃那么好吃,第一次尝到;嵊州除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校外,还有戏剧服装,第一次知晓。嵊州正在打造一个越剧小镇,让我们充满了向往,明年我们一定要再来。”短短几天时间,专家、评委、选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完全被嵊州“美呆了”。明年他们不仅自己要来,还要带亲友一起过来,他们不仅自己认知了嵊州的美,还要把这种美,让更多的人知道。
B “越韵古诗”教你轻松学古诗
见其人,闻其声。10月4日晚,让评委和观众期待已久的《越韵古诗联唱》隆重亮相。80位穿着古装的城南小学参赛选手,用各种越剧流派唱起了《咏鹅》《静夜思》等几首古诗,声音清新甜润,情态活泼轻快。
城南小学用越剧唱古诗,缘于去年小梅花荟萃活动时两个越剧人的相遇。那天,城南小学副校长张再良遇到了戏曲表演艺术家、越剧“竺派”艺术继承人竺小招,越剧人相见,当然聊越剧事。
对于竺小招来说,嵊州于她是亲上加亲,一则是越剧的故乡,二则是母亲竺水招的老家,因此,她更关心嵊州培养越剧小苗子的做法。作为越剧特色学校的城南小学,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越剧走进课堂的探索,包括成立小小越剧团、举办小明星演唱会和越剧小明星比赛、编写越剧教材、培养小梅花奖得主等等。学校也因此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养基地。然而,要让学生都喜欢越剧,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男孩子一般都不太喜欢越剧,可不可以通过唱古诗的方式让他们爱上越剧呢?”竺小招突发奇想。想法付诸行动,“越韵古诗”就这样诞生了。
“用越剧唱古诗,既促使孩子自觉地学方言,又能让他们轻易记住古诗。”“越剧能唱古诗,我们京剧也可以唱。”“越韵古诗开了戏曲唱古诗先河,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尝试。”比赛结束后,评委们把“越韵古诗”这个新名词挂在嘴边,同时,也想把这种唱古诗的方法在其他剧种推开,让孩子们能轻轻松松学古诗、记古诗。
C 自古英雄出少年
本届小梅花荟萃,参赛剧种多,选手唱念做打功夫了得。
在10月5日的佩花晚会上,越剧故乡的父老乡亲把手掌都拍红了,几乎每一个选手、每一场节目,都让他们拍手叫好,喝彩连连。他们是戏迷戏痴,更是挑剔的观众,然而,面对小梅花们专业的演和唱,他们却从心底里叹服。
京剧的《醉打山门》,那位叫白晓臣的孩子,他的功夫是怎样练成的?他小小的身子骨怎么那么柔软呢?晋剧《徐策跑城》那个孩子把头上的帽子摇得那么得心应手,下了多少苦功呢?还有那些筋斗、一字马、舞刀弄枪,真个让人捏一把冷汗呀!
晚会的压轴戏是北京海淀区西颐小学的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这是一个特别热闹特别火爆的武戏。戏里38个小孩子耍枪的耍枪,弄棍的弄棍,把舞台都变成战场了。那些闹天宫的孩子不仅扮相像猴子,神态也是活脱脱的“悟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其中的每个动作,孩子们都是苦练出来的。
“我们学校是京剧特色学校,选手从1月份开始就进行排练。武戏苦,压腿、圆场、把子功这些基本功把孩子都练得哭鼻子,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好了,孩子们都喜欢上了。”学校艺教主任刘丽军告诉记者,到后来,每周4次、每次两个小时的排练,孩子们再也没叫过苦,没掉过一滴泪。
“自古英雄出少年”,“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朵“小梅花”都是汗水泪水换来的,而中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小梅花”脱颖而出。这就是举办小梅花奖赛的初衷。
D 越剧故乡那么美
没来过越剧故乡,不知道越剧故乡有多美。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城,小城山清水秀,越音袅袅。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肖德美第一次来到嵊州。之前,他也带学生参加过许多届小梅花大赛。“我是教川剧的,跟越剧交汇很少,这次来到嵊州,真是大开眼界。嵊州真是无愧于越剧故乡的称号,人家的广场,是大妈用来跳广场舞的,嵊州的广场,是用来唱越剧的。嵊州还有那么美的一所艺校,资料那么丰富的一个越剧博物馆,还有一个越剧特色学校。政府的重视程度在其他地方不常见。”肖德美说。
嵊州是竺小招的外婆家,对于外婆家,她当然经常回的,然而每一次回来,她都能发现其中的美。母亲的老家建了一个竺水招故居,她是开心的;城南那边建了那么多漂亮的高楼,她是高兴的;这次大赛有那么多的越剧节目和小演员,她更是喜上眉梢。她最希望每个从嵊州走出去的孩子都会唱越剧,都能自豪地说,我是越剧故乡嵊州人。
城南小学的越韵古诗联唱,从最初的14首古诗,到今年已经增加到了85首。这是竺小招为外婆家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越剧、喜欢越剧,她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嵊州山水那么美,嵊州小吃那么好吃,连办三届小梅花奖,每次都有800多名选手过来,嵊州不出名都难了。再说一个孩子学唱戏,至少带动20个大人爱上戏剧,举办小梅花奖功德无量呀。”竺小招说,举办小梅花奖,带动嵊州的旅游和小吃,肯定比宣传片还要生动形象,每一个参赛选手回去,都会带着他们的嘴巴深情宣传嵊州。
无论是第一次来嵊州,还是第N次来嵊州,评委老师和选手都对越剧故乡充满了好感,充满了赞赏。他们衷心祝愿越剧故乡山水更美,人文更美,越剧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