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说的是虽然容颜改变了,但不变的是乡音。遗憾的是,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寄托着乡愁的乡音正日渐式微。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自出生始即被灌输普通话,能说家乡话的寥寥无几。
孩童不会说家乡话,也就意味着无法接触更多的地方文化,要传承、传播本土文化,保护、发展当地文化特色便成为一句空话。更严重的是,伴随着乡音式微的同时,一些村落也在慢慢地消失,多年以后,我们的乡愁将何处安放?
所幸的是,目前,“保护母语”已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在公立幼儿园配置方言教师、开设方言课程,而在一些地方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保护方言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吁也不绝于耳。
方言确需从娃娃抓起。娃娃们能听方言、能说方言,方言的传承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