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记录越剧改革历程的大戏,一部气势恢宏的越剧发展史……
《袁雪芬》剧照
见到市越剧团团长谢顺泉的时候,剧团刚刚结束越剧现代戏《袁雪芬》全国巡演的最后一场,从安徽赶回来。“演了三十多场,每演一次,对袁雪芬的崇敬之心就愈加高一分。”他说,作为越剧改革家,袁雪芬为越剧艺术和中国戏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袁雪芬》由著名剧作家姜朝皋担纲剧本创作,戏中有戏,唱中有唱,既是一部记录越剧改革历程的大戏,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越剧发展史。“一部《袁雪芬》,半部越剧发展史,没有一点夸张之处。”
创新创作《袁雪芬》 虏获万千戏迷心
越剧现代戏《袁雪芬》入选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在谢顺泉的意料之外,“正常情况下,一部原创剧排练要在50天以上,但是《袁雪芬》为了能赶在越剧诞辰110周年上演,提前完成。”但他也说,“能获奖也是在情理之中”。正是这样一部深度阐释越剧宗师袁雪芬不凡的一生的越剧现代戏,以其恢宏的历史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加上她的人格魅力,俘获了成千上万戏迷的心。
2015年10月,团队开始一度创作。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裘雁飞说,《袁雪芬》融入了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多种唱腔,是目前为止展现越剧音乐最为丰富的一部戏。作为新越剧的创始者、践行者,袁雪芬率先在戏曲界引进编剧、导演、舞美、音乐等主创人员,从而建立起综合艺术的正规机制。“而《袁雪芬》正是用传统越剧板式、深刻还原袁雪芬领导的越剧改革的大环境,简洁大气的舞美渗透着袁雪芬质朴的个性以及对艺术的精湛追求。”
“袁雪芬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创举,在当时是常人不敢想象的。”谢顺泉说,她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高举新越剧的改革大旗,冲破层层阻力,顽强挺进,使一个小小越乡“的笃戏”“小歌班”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使一个个新越剧剧目闪亮登场。他说,如果没有袁雪芬,也许越剧也会在摸索中曲折前进,但肯定要花费更长时间,走更多的弯路。
2016年2月《袁雪芬》进入二度创作,越剧团开始进行排练。谢顺泉说,《袁雪芬》在他心中,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是,创排越剧现代戏《袁雪芬》,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责任。”他也表示,“这样的题材非常难得,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进行进一步加工修改,躬行创新磨精品,或者有机会冲刺国家级奖项。”
弘扬满满正能量 传递百年越剧梦
有人因为信仰作出选择,有人为了梦想作出选择。
前不久的《见字如面》节目,青年演员姚晨念了一封袁雪芬写给已逝父亲的信。这不仅仅是一封悼亡信,更是一封宣战书,从一个嵊州山村的小姑娘成为越剧改革旗手,袁雪芬通过这封信,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爱国信念,对越剧事业全力投入的执着。
而《袁雪芬》,就是这样一部戏:描述了上世纪40年代推动新越剧改革过程中,弘扬了袁雪芬“只为越剧生、一生为越剧”的敬业精神和“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做人准则。
《袁雪芬》在外地演了很多场,每次都有很多戏曲专业演员观看演出。在他们眼里,这不仅仅是一部戏,更是一种越剧情怀和越剧宗师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这也正是这部戏的魅力所在,传播正能量,打造嵊州文化金名片。
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原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周冠均对《袁雪芬》的评价非常高,他说,这部戏基本上把袁雪芬在越剧事业道路上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比较理想地表现出来,“在越剧发展史上竖起了一面旗帜,成就了一座丰碑。”
“一部《袁雪芬》,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袁雪芬在越剧改革过程中,不断学习吸收昆曲、话剧中的精髓,更是现代戏剧发展所需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周冠均认为,正是剧目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人间真善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