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俊之墓
胡士俊又名瑛、笑樵、啸郊,出家为僧后法名为孝修,崇仁宋家墩人。胡士俊“小读书,见血性,绝有力,好为人中不平。”及壮,睹清政腐败,外侮日逼,立志发奋图强以救国。与谢飞麟等人于1904年组织大同学社,1905年创办爱华女校。是年又与王金发、童德苗入绍兴大通学校,后“随徐锡麟赵日留学警视厅,与陈其美等同盟会东京。”回国后,辅秋瑾组光复军,“在嵊县倡办团练”,积极“鼓吹革命,征集同志”。1907年,徐、秋案发。1910年,与谢飞麟应县劝学所董周志由之邀,充宣讲员,以通俗讲演为名,鼓吹反清意义。1911年5月,受谢飞麟之遣,与盛钟彦、陈成同赴沪和陈其美、姚勇忱、王金发接洽,嵊县以鼎成药房为革命通讯机关。武昌起义后,“受党命回嵊筹发难费”。辛亥光复杭州时,胡士俊正卧病嵊绅罗雒卿家中,然犹策励同志赴。光复后王金发奉命组织绍兴军政分府,练兵北伐,胡士俊办“嵊新茧捐,济北伐饷糈”。继又出任“余姚盐场知事”,“修衙署,抚盐民,卸任时曾赔补巨金。”1913年,国民党人宋教仁在沪被刺,幕后指使者实为袁世凯。于是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王金发在沪自任浙江旅沪讨袁军总司令,谢飞麟在绍谋响应,以胡士俊为骨干。后胡士俊曾回嵊筹款,又“以炸弹运绍瓦窑头旧渡庵,准备发难。”此事被叛徒告密,遂致失败。
1915年夏,胡士俊的亲密同志王金发,被投靠袁世凯的浙督朱瑞诱杀。未几,帝制议起,是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党人开展反袁活动。谢飞麟由沪转甬至绍兴塘湾,招集同志组浙东护国讨袁军,胡士俊至塘湾与谢相会,以饷械不足,又回嵊筹措粮饷。此时,谢所部被奉屈映光之命的绍军所袭,谢仓促应付,督率所部退居嵊县,并被推为浙东护国讨袁军司令,司令部设在嵊县东乡清隐寺。胡士俊又赴司令部赞襄军事,不意又为嵊县知事牛荫麟驻嵊军队管带王鹤臣率部袭击。谢飞麟以周僧岱等护卫得脱,秘书钱简被逮,死伤数十人。胡士俊则藏匿地窖中,饿48小时,幸免于难。
时各省相继纷起讨袁,宣告独立,屈映光因附袁,逼于舆论去位。浙江都督由吕公望继任。袁世凯亦于六月初六日殂亡。沪杭同志迎谢飞麟和胡士俊赴省。胡士俊以讨袁目的已达,即在西湖六通寺削发为僧。1929年圆寂于余杭瓶窖永庆寺。
胡士俊是光复会会员,光复会的入会誓词是:“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胡士俊确实是按照光复会入会誓词而付诸实践的。陈成在所撰胡士俊墓志铭中感慨地说:“功成身退,以视当世之争权夺利者,相去为何如!”
《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后以“功成不居”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大学·中庸》有言:“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其意思是说,身居上位时不要骄傲,身居下位时不要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言论主张能被采纳使国家振兴;国家政治黑暗时沉默不语力求保全身。
胡士俊能做到功成身退,很不容易,这是我们嵊州人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