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田间侦察兵 稻田守护者——记市农林推广中心基层病虫测报员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记者 黄璐芳 2018年09月19日08:38:00 

  “1,2,3……”中午,当别人都休息的时候,市农林推广中心的几个基层病虫测报员的家里都响起了和平日一样的数数声。

  “每天上午,我们先去田间调查,然后带回测报灯诱捕的虫子,中午就要把灯里前一晚上诱下的虫量进行分类并清点数量后上报。”

  就是这样枯燥又繁琐的工作,他们默默坚守,不曾厌烦;他们没有火眼金睛,却能够识别各种虫害。四十多年来,通过他们的辛苦努力,植保站逐步形成了一套县病虫观察站、基层病虫观察点配套的测报网络,及时预报了以水稻病虫为主的重大病虫发生信息。

  田间的侦察兵 稻田的守护者

  我市病虫测报工作起步于1971年。农林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王济良告诉记者,当时挑选出来的十几个年轻人,都是种地能手。同时,他们还被送到诸暨农校参加为期半年的培训学习,为更好地识别病虫害及掌握病虫害调查测报技术打下基础。

  测报员的调查结果对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决策、指导农户开展正确的防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以指导农药合理使用为例,要不要使用农药、什么时候使用农药需要以虫情为基础,该用药时不用药会造成虫灾影响作物产量,不合理的用药不但增加水稻种植成本,也会造成病虫爆发-防治-再猖獗-再防治的恶性循环,还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给稻米质量、农业生产环境带来极大的隐患。

  65岁的童元朝是早期加入测报员队伍的其中一员,40多年来,每天去田里是他雷打不动的日程。2005年8月19日早晨,童元朝和往常一样去关闭测报灯。“我当时往稻田里看的时候,感觉往常绿油油的水稻好像黄了一大块。”于是,他赶紧把这个情况跟植保站汇报。

  “根据童元朝的报告,我们很快发现其他乡镇的田块也出现了黄塘甚至串顶现象,虫量也在大幅上升。”王济良说,根据分析,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8月20日起就到各乡镇了解稻飞虱情况,并对农户进行防治工作的宣传;8月24日,病虫测报站印发了警报,分析了我市晚稻田四代稻飞虱的发生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意见,有效预防了稻飞虱大面积发生。

  当年,在全省稻飞虱暴发成灾的情况下,我市稻飞虱的危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全市仅2000亩水稻出现毁秆倒伏现象。所以说测报员是田间的侦察兵,对指导农作物病虫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禾苗长得好不好,关键看植保。”这句话在不少农户心中分量不轻。不少种粮大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测报员是病虫的“克星”,是咱们庄稼的“救星”。因为测报员的付出,全市每年防治病虫害挽回粮食损失近2万吨,这是值得所有测报员自豪的事情。

  病虫不休息 我们也不休息

  阳春三月,经过一冬休眠的害虫相继苏醒,测报员们也开始了艰辛的调查工作。一个星期时间里,他们要把一千多个残存稻桩剥开,查看在里面越冬的螟虫数量,根据基数看化蛹进度,再预测一代螟虫的发生量和防治适期。要顺利完成稻桩的剥查这一艰巨任务,所有人的指甲起码会痛上一个星期。

  “有的螟虫会爬到根部,有的会爬到土里,需要顺着根把每一个稻桩进行完全剥查。”周科杰今年30岁,加入测报员队伍6年了。他说,第一次调查冬后螟虫基数时候,剥稻桩不到半天手指头就开始痛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只有准确地统计出一口田有多少虫,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

  这只是一年测报工作的开始。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写照是:衣服没有干的日子。每天一大早,他们踏着露水去“赶蛾”,捧着瓷盘去“拍虫”,扒着稻秧看“病害”,拨着稻叶数“虫卵”。然后带回一身汗水一身泥。

  “在使用新的测报灯以前,他们还要天黑之前去开灯,天亮之后去关灯。”王济良说,在系统调查日里,他们经常在烈日下或者细雨中一待就是半天,白色瓷盆反射出的强烈光照刺激,使他们的眼睛过早地老化了。

  记者从我市病虫测报微信群里的照片看到,密密麻麻的小虫子被分成一堆堆的,“这是前几天甘霖测报点里发上来的照片,虫量在万只左右。”

  每年11月,天气开始转寒,很多病虫开始越冬了,但是测报员的工作仍需继续,因为病虫还时时威胁我市春花作物生产的安全,还需要测报员定期观察和调查,及时掌握春花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除了完成田间调查外,测报员们还要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在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的办公室及档案室里,记者看到了厚厚的一叠记录本,其中一些上个世纪80年代的本子里,还是用直尺手工划制的表格,里面整整齐齐地记录了各个测报点每年的调查统计数据,这可是弥足珍贵的病虫发生历史资料。

  用敬业的心 做专业的事

  如今,我市最早的一批测报员已大多步入老年,面临“退役”。为了更新队伍“血液”,提高病虫测报整体水平,这几年我市农林推广中心物色了几个新的测报员。

  但是,病虫测报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经常参与测报工作的农林推广中心农艺师张庆云对此感悟很深。“病虫测报做得好与坏,对农作物病虫害识别诊断有很大影响。”他说,“如果病虫数据不真实,或者调查方法有错误引起的数据差异,会对病虫情报判断产生很大的伤害。”

  为此,今年以来,市农林技推广中心开展了多场培训,希望通过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让新进的几个测报员尽快熟悉病虫的调查方法。

  冬后螟虫基数调查,就是今年“开学第一课”。“接地气”的学习课程中,新老测报员穿着雨鞋站在测评田里,手把手地拿着锄头,演示如何把稻头完整地铲回来。然后,再通过稻桩的密度、稻桩的取样、稻桩的剥查等过程,教导新队员快速掌握螟虫越冬基数的调查技术。

  张庆云说,别看螟虫虽小,可它的破坏性却极大,凡是被螟虫取食过或危害过的水稻,形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将直接减少粮农的收益。“所以只有掌握越冬螟虫的基数才能更好地预防一代螟虫的发生。”

  而病虫测报员正是这基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掌握者。也只有一线的测报员拥有精湛的识别技术和人性的调查测算才能让田间地头更加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足量供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我市共有测报点6个,测报员平均年龄45岁,人数不足10人。王济良感慨,测报员真的是一个又清贫又辛苦的工作,很少有年轻人会选择这个行业。他说,如果可以给我市茶叶、香榧、蔬菜等种植10万亩以上的农作物设立病虫害预警和防治试验基地,构建我市现代农业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和生物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将对保障我市农作物安全生产发挥巨大的作用。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守护山区百姓健康,我会一如既往坚守”——记竹溪乡卫生院医师沈炎
新时代的嵊州故事——“亿田”烹香亿万家庭
>>文化生活
2018·江南行巡演在嵊上演
包邮区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多 低龄化趋势明显
晒了一整个夏天 穿哪些颜色显白又时髦?
安悦溪复古胶片解锁民国佳人风情
金九银十买车忙 新车保养早知道
纯电动汽车“火”了 电池安全可靠吗?
朱旭 醇诚真戏骨,酒仙老爷子
限制畸高片酬的思考(艺海观澜)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第九届网络文化活动季
· [专题]聚焦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
· 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中国天眼"欢迎你但不欢迎你手机
铁路部门双节计划增开旅客列车
广东因台风受损可享减征个税优惠
男子贪财为台湾间谍搜集情报
“九一八”,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我国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
国际要闻
美"太空军"初创阶段需耗资超百亿
俄罗斯发布MH17空难所涉导弹资料
危地马拉政府禁反腐官员入境
距离英国“脱欧”仅剩半年
美国准备对德出口液化天然气
欧盟紧急援助菲律宾200万欧元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