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个棘手问题需要解决,自己左思右想没有办法,找几个朋友商量一下,大家凑在一起,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认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最终找到一个最佳方法。中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人的智慧加在一起,一定能想出比诸葛亮还周全的计策。概括起来说,群众是智慧的。
上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在一个牲口集市上,他请南来北往的市民猜测一头牛的重量。因为猜中结果有奖励,市民热情高涨,共有800人参与。这头牛实际重543公斤,市民给出的答案也不离谱,大都在这个值上下浮动,有些数据很接近真实值。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一个人猜中牛的重量。
对样本值进行统计分析,高尔顿意外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800个数据的平均值恰好是这头牛的重量。高尔顿是爵士,身份高贵,基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原本想证明“群众是愚昧的”这个观点,却意外得出“群众是智慧的”。以此为据,高尔顿认为,参与统计的样本越多,得出的结果越接近于真实,这就是“群众智慧”的核心。
“群众智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最典型的当属全民公投。当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解决时,由全体公民集体投票决定,如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公投。其中举手表决和问卷调查是它在日常生活最普通的应用。
一个世纪后,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米尔塔·加莱西克对“群众智慧”提出质疑。米尔塔认为,参与统计的人数越多,越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米尔塔从反面进行分析,全世界每天有很多重要事件发生,如卫星发射、城市规划、战争等等,这些问题根本不是由集体决策,反而由少数人拍板决定。另外,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人数一般为5-19人,美国陪审团人数也在5-23人之间。如果确信“群众是智慧”的,那么只要将董事或陪审团人数扩充十倍或百倍,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完全没有必要反复开会或讨论。可事实恰恰相反,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去实施。
倘若仔细分析高尔顿的研究,就能发现其局限性。“一头牛的重量”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参与的800人又是从市场选出来的。也就是说,人群具有特殊性,他们对牛的重量有一定认知。反过来说,如果让同一群人来猜测一下火星的质量,结果会怎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问题太过专业,样本不具备相关知识。这大约就是“N个臭皮匠,臭死诸葛亮”的意思了。但如果让研究火星的天文学家来计算,正确率一定不低。
另一方面,如果受历史或时代局限,“群众智慧”也不成立。十六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家布鲁诺大力宣传日心说,最终被视为“异端”而烧死。布鲁诺之所以被处死,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群众坚信地心说。
柏拉图说,“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这句话后来演变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结合米尔塔的研究,如果要知道一头牛的重量,并非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只要找几位懂行的人来就好了,比如屠夫或经常为牲口称重的人,何必兴师动众找800人求解呢?
那么,解决一个问题究竟需要多少人来决策呢?答案是不确定,首先取决于问题的专业程度,其次要考虑问题的复杂性,最后还要参考时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