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结合”到“心结中西”
一度,张万琪自己也陷入艺术探索的深深苦恼。
张万琪的画,多是从自然生活中拈来的小景,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简单的一枝一叶,一花一草,虽平凡之物,浓墨淡彩间,立时有了一种微醺的回味。
他在自述中说,由于自幼生活在农村山乡,江南大地的山花杂卉、草荡野鱼,儿时的嬉戏打闹至今历历在胸,这些都成为他的描绘对象,自然天成,不成问题。倒是如何恰当表现,则成了彷徨迷茫几十年的问题。
《野塘飞花》
从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任教的近一千个日日夜夜里,张万琪除了在学校里正常教学,利用课余节假,跑遍了美国的东西南北,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堪萨斯到夏威夷,从城市到农村,除了旅行写生,他把绝大部分时间泡在了美国上百个艺术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里。
“我像一个饥渴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深入其中,贪婪地解馋消瘾。大部分当年在国内只能在画册中、报刊杂志插图中甚至在批判抨击时才能看到的世界名画照片,今天竟然以原作的面目完整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他被深深地震撼,站在那里,百感交集。
当他多次参观揣摩了这些从古到今的艺术馆藏珍品之后,一次坐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的台阶上闭目静思,他不断地想,不断反问自己,大都会博物馆把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都聚集在一起,把各种艺术流派都分列在一起展示,数以十万计的艺术珍品为什么仍然觉得相互那么和谐,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冲突?
他又想起传统的中国文化,眼前跳出的竟是陈列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馆的那些巨大粗旷的汉代石刻,那占满整个墙面的巨幅敦煌壁画。我们的艺术宝典和西方大师的精品相比,不但没有逊色,反而更加彰显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熠熠生辉。这之间又是否有着某种关连?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
沉思中的张万琪猛然悟到一个自己久久追寻,苦苦摸索了几十年而不可得的“真理”。真正的艺术,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都是相通的,各自显示着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它们确实有自己的精美和欠缺,但是其精华都是人类共有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艺术创作上相互交融以期突破提高的不二法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真正吃透中西方艺术的精髓,用“心”体会包容中西方艺术的各自的长处,笔随心意,意从心出,最后殊途同归,达到各自的巅峰。这样的“心结中西”才是真正的“中西结合”。
几十年来一直在中国花鸟画创作上敢问路在何方的张万琪,在迷茫、困扰了几十年后,心中豁然开朗。而以“悟”得的艺术理念——“心结中西”为指导,他对绘画形式追求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从他之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风格鲜明的新作中,明显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