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裘冬梅 王卓尔
2008年08月04日08:39:07
|
|
|
房前种花,屋后栽树,绿树掩映之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贵门乡金溪坑村,便是这样一幅亦诗亦画的景致。
“想当年,我们这幢房子是村里唯一的‘洋房子’,楼建成后,引得四邻八乡的村民都来看稀奇。”提起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62岁的李昌生马上跟记者聊起了房子。
上世纪70年代末,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村民大多住泥墙屋。谁家打算盖新房子,栋梁与椽子是山上自留地上砍伐的木头,四面墙壁是自留地上运下来的黄泥砌成,至于造房子的工程,也简单容易——只是选择农闲的时候,叫上几位青壮劳动力,打下了屋基,然后往上垒泥墙就可以了。
然而,即便连这样简单的泥墙屋,“盖房子”在当时也是一件大事情。一根木头要作椽子,得长多少年?叫了青壮的劳动力干活,要贮存多少口粮?那时的劳动力捧起饭碗就是三五碗,如果家里不是积蓄了足够的粮食,怎么敢动建房子的念头呢。
“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大多挤一个屋檐下。” 所以,当李昌生在80年代初盖起一幢两层楼的砖屋时,竟然成了当地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邻近乡亲走过路过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啧啧称奇。
“那些年凭票子买东西很多,油票、肉票、布票、肥皂票、香烟票、粮票……”。他说,为了造房子,其它的肉票、布票之类的都让它过期作废,只是粮票从来都舍不得。每当粮站有供应早米的消息传来,李昌生就天不亮爬起来,穿着草鞋赶10多里的山路,去粮站排队买粮。要知道,为了造房子,粮食都得从牙缝里省。
粮食存了几年,米缸渐渐充实,改革的春风也吹进了小山村。李昌生的目光久久地投向那一望无际的荒山野岭上,他打算做做“茶叶”这篇文章了。
说做就做,李昌生走出家门学了一整套的茶叶种植技术。李昌生回到家后,猫着腰,躬着身,一天到晚与那些茶树打起了交道。
茶山上,嫩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茶机上,李昌生的粗手掌上下翻飞。一袋袋“龙井”、“辉白”从李昌生的家中飞向了市场;而一张张票子流进了李昌生的口袋。李昌生再也用不着在牙缝里省粮食了,仅仅几年的功夫,他就“发”了,他盖起了清一色砖板水泥的四开间的新房子。
村子里沸腾了,村民纷纷上门向李昌生取经。一座荒山被开垦了,又一座荒山被开垦了,昔日光秃秃的山头绿了一片又一片。到九十年代末,仅仅茶叶一项,金溪坑村户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放眼望去,到处是青砖黛瓦的新房子。
“我这幢房子早跟不上时代了,呵呵。”李昌生指着自家显得有点老气横秋的楼房,告诉记者,儿子已在长乐镇上买了新房,不然,真想再盖一座漂亮的别墅住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