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职)业:吹糖手艺人
采访对象:王亚洲
基本情况:王亚洲今年28岁,来自河南。18岁开始学吹糖人,至今已有10年;辗转全国各地,以此为生计,也经常参加一些商演、展会。
出彩一句话:“希望有更多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传承发扬这项民间艺术。”
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时常可看到吹糖人的手艺人,挑着担,在人多的地方吆喝几嗓子,然后从担子里捏出一块糖稀,又揉又拉又吹,小小的糖人很快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
一分钟吹出小动物
今年28岁的王亚洲是一位吹糖手艺人,来自河南。记者在中心公园看到他时,他身前小箱子里的糖稀还冒着热气,箱子上用细竹棒插着几个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路过的大人孩子团团围着。听到有个孩子说要糖人,王亚洲先用木棒挑出一块加过热的糖稀,用手揉几下,待温度和软度都适宜,再沾点儿面粉,然后扯出一条细细的丝,开始放在嘴上吹,同时,双手开始捏形状。很快,动物的嘴、耳朵和四条腿陆续显现。
王亚洲的动作非常娴熟,从头到尾大概只要一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出现了。
曾受邀参加展会
王亚洲18岁从父亲手中学得这门手艺,辗转全国各地吹糖人,这一吹就是10年。
从学吹糖人到走街串巷以此为营生,他大概用了1年时间。最初吹出来的不是特别好,能吹的种类也少,后来慢慢摸索,种类渐渐多了。王亚洲说,麦芽糖一出炉就可以食用,再经过手艺人的加工,造型各异的糖人常常让小孩子挪不动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口味单一的麦芽糖不再受欢迎了。收入减少,不少手艺人纷纷转行。
让王亚洲欣喜的是,近几年,这门老手艺又开始受到重视,“以前,我就是逢年过节才出来摆摊,但这些年,常有一些大型展会邀请我去会场摆摊。”王亚洲说,在会场摆摊不同于在街上,“主办方会按照天数给我开工资,而我吹出来的糖人都是免费送给参加展会的市民。”展会、庙会、节庆假日,这就是王亚洲工作的主要时段,算下来,平均一天能赚一千元。
希望手艺得以传承
在王亚洲看来,学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主要就是太辛苦,光熬制麦芽糖就有好几道工序,其中到最后,炉内温度高达几十摄氏度,手艺人需赤手空拳抓一把麦芽糖出来吹糖人。王亚洲把手伸出给记者看,大拇指、食指、中指都是和麦芽糖一样的黄色。“我教的几个大学生都是吃不了苦,中途就放弃了。”说起自己的徒弟,王亚洲感到惋惜。
吹糖人是中国民间一种非常传统古朴的艺术形式,“希望有更多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传承发扬这项民间艺术。”王亚洲的眼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