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接到弟弟电话,78岁的老父亲患脑梗塞刚恢复,突然失踪了。
原来昨晚石砩电厂领导要他去指导安装机器,今天一大早他借口买菜偷偷溜走。
这样的事情已多次了!我们截住了父亲并责怪着他。父亲脸色涨红,眼里噙着委屈的泪花,声音似闷雷滚动:“这样呆在家里,还不如死了!我去看看就高兴!”我愕然。是的,我们关心过父亲内心的幸福吗?他一生与水电站打交道,水利安装是他这辈子最热爱的事业呀。
我的父亲名叫王智明,是个水电安装机械工,他的足迹曾踏遍全国三十多家大小水电站。
1958年,父亲被长乐乡政府保送到“浙江省第一颗夜明珠”——黄坛口水电站,参加第二、三号机组的安装,装机容量达7500千瓦。 1959年,又参加了金兰汤、兰溪、东阳横锦水电站的安装。1961年,父亲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师父朱福祥。这个五次上北京见毛主席的劳动模范,教育父亲学技术必须又红又专、脚踏实地。在朱师傅的指导下,父亲的安装技术突飞猛进。1963年,省成立第一支水利安装队——浙江省水利水电局水电安装队,父亲带班十余人,参加了诸暨石壁电站、遂昌成屏电站安装。1966年下半年,带领二十多人完成南山水库电站的安装。接着,又先后圆满完成安吉老石坎、江西资溪、湖南连州、河南新蔡县河坞、山东临沂怡源、临海车口溪等三十多个电站的安装和检修工作。
1974年,因母亲强烈要求,父亲调入南山水库电厂,当时的高级工程师何培德曾说:“一个高手调回来了!”县水利局领导唐玉全(后任副县长)亲自找父亲谈话,要父亲答应负责起全县小水电站的安装和检修工作,父亲谨记在心并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93年,父亲负责嵊州东浦排涝站的安装,1997年又完成嵊州城西排涝站的安装,都是试车一次成功。高级工程师钱奇隆曾对父亲做了这样的总结:“浙江省八大水库电站的机组绝大部分是王智明安装的,从来没有出过一点事故,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父亲认为,安装工程人命关天,必须“严”字当头,动工前深思熟虑,没有把握就不干活。
在斤丝潭电站吊钢管时,父亲突然发现下面有两个人在,他坚持“重物底下不许有人”的原则,见不听安排,父亲当场辞退这两人。两人刚惺惺离去,钢丝绳突然折断,巨大的钢管重重坠落在地。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对父亲的“严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如今,父亲老了,快走不动了。我们三姐弟约定,有空多陪他去看看他曾经安装过的水电站。还有,父亲说,要将自己多年研究得出的安装卧式机组的数据和公式公布出来,希望对嵊州水利事业的发展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