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根雕匠人来说,在创作每一件作品的过程中,在继承传统根雕技艺的同时,还需体现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从而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时代文明。十多年来,黄科达不断追求,潜心创作,其作品受到不少藏家喜爱,被国内外朋友收藏。近年来,他设计创作的根雕作品《塞外春风》《斗诗》《悟》等更是在各项展会比赛中屡获奖项。
崖柏自然天成,往往创作的构思时间要远远长于雕刻的过程。如何能不囿于传统,不生搬硬套,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创新,自成风格,是黄科达经常思考的问题。崖柏由于外面多数包有一层白皮,根雕匠人们在创作时,总是先将这层白皮去掉,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科达突发奇想,何不用这层白皮来创作白胡子、眉毛甚至白袍等。他将想法付诸雕刀,寥寥数刀下来,只是简单地雕出人物面部表情和衣衫轮廓,一个白发须眉的文士形象就立于眼前,那飘逸的雪白长髯巧妙地与白布长袍交融在一起,更显浑然天成。他很是惊喜,就将这种创新保留下来,如今,成为不少人模仿的一种雕刻方式。
崖柏根雕讲究意在刀先,好的作品是建立在对材质的合理设计和利用基础上的。与木雕不同的是,根雕作品首重完整性和造型感,材料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根雕作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前几年,黄科达每年总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跑到西北秦岭及甘肃、河南一带,寻觅崖柏材料。有一次,在甘肃天水,当地山农采挖到一块上好的崖柏,但所开价格远远超出黄科达的承受能力,几番斟酌、不舍、纠结,最终还是没能收入囊中。这也成为他的一件憾事,毕竟这样的材料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错过,或许再也没有相见的缘分。
《菩提树下》
所以他更加用心去对待每一件崖柏材料,用心去解读那曾经凌空于悬崖峭壁、深埋于岁月风霜中百年之久的生命故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喜好,都融入其中,可谓一刀一刻都关情,最大限度地展示崖柏原本的美态。
他喜欢阅读诗词,并将诗词文化融入根雕作品中,他创作的《东坡行吟》《书香传世》《夜来幽梦忽还乡》等作品,从自己的角度重现了古代诗人、文人的生活和休闲方式,生动形象而又充满韵味。
《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