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出来的榨面都不愁销路
甘霖镇殿前村是榨面专业村,深秋时节,村边小乌溪江畔的几十亩溪滩成了绝佳的榨面晾晒场所,一排排榨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晒出了村民的好收成。
11月1日上午7点,记者在甘霖镇殿前村看到,方圆几十亩的小乌溪江溪滩上,一两百排榨面有序排列,场面十分壮观。做了几十年榨面的村民张炎富告诉记者,这场面外人看来是风景,对他们来说却是收成。张炎富说,村里不少人常年靠的都是做榨面的收入,是当地村民的致富面。
同样做了几十年榨面的村民宋六洪表示,晒是加工榨面的最后一道工序,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半夜12点就要拿出来晒了,因为榨面太多,等太阳出来了再晒就来不及了。”宋六洪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后半夜,当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做榨面的村民都已经忙碌开了,他们将榨面在竹匾上一张张摊好,陆续运送到溪滩上进行晾晒。
待全部晒好后,还要给榨面“整形”,用手轻触每一张榨面,加速榨面晒干,同时使其厚薄均匀,成型美观。而这样的“整形”往往需要做两次。“有些地方厚了就划一下,不能让它整块连着,要晒得匀一点,把榨面弄蓬松一点,榨面也会干得快一点。”宋六洪说,榨面因为需要晾晒,所以看天气预报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眼下秋高气爽,晒出来的榨面品质属一年中最好。“夏天晒出来的榨面就会稍微硬一点,秋天的阳光晒出来松一些,样子也更好看。”宋六洪说道。
据悉,在甘霖镇殿前村,像宋六洪这样的榨面加工户有20多户,每天生产榨面近3万公斤,虽然嘴上说着辛苦,但是每天做出来的榨面不愁销路,甚至不够卖,也让他们乐于从事这一传统产业。
“今天晒的这些都已经订走了,只要销得好,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宋六洪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殿前村的榨面基本是满负荷生产的状态,除了嵊州、新昌等地的人会上门采购外,连杭州、上海的人也经常会在网上进行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