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易逝,人生易老。昨日的你,还是做子女的角色;今天的你,已然为人父母。人生由子女到父母的角色转换,是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之路。
固有“儿(女)大不由娘”的说法。从心理学角度说,是儿女们走向独立的内在表现。或者说子女与父母关系开启了“亲密有间”的模式。
几年前一位老邻居向我诉说:“先生呀,孩子只有脚髁头皮养养呐!小时候,看着他们白白胖胖,会讲会话,会蹦会跳,讨人喜欢。如今,他们成家立业了,少有时间来看看我呦!即使来了也说不上几句话。唉,子欲养而亲不在呀!你呢,一有空就来看看老娘,娘俩有话说不完。”
老邻居道出了一种落寞失意的心态,认为儿女们长大后疏远了自己,自己说的话他们爱听不听,过去家庭中的那种“权威”似乎受到了挑战。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之亲,源于血缘,止于社会。”这种自然的、客观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随着岁月增长和社会因素介入,感情或变得更加亲密,或开始变得疏远,甚至趋于冷淡。个中道理告诉人们:子女与父母关系虽源于血缘,但少不了经营。
当年老家有一户人家,做父母的上有健在双亲,下有一位姑娘、四个儿子。他们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台门,生活且过得和和美美、融融洽洽。
女大当嫁,男大当婚。父母陪嫁了姑娘,继而是长房媳妇临门,再而是二房媳妇到家,接着是三房儿媳结婚,直至到小儿子订了亲,一家人还是同住一个屋檐下。
这么个“大宅门”,吃尺八镬烧的饭,坐八仙桌+小圆桌。支撑这个家多不容易呀,既要把脉好四个儿子之间共图家业一条心;又要维护好四位妯娌之间的团结合作。这其中,当家父母上敬公婆、下爱晚辈,家庭问题处理做到一碗水端平,那种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模。也因为这样,维系着“三四兄弟一条心,面前泥土变黄金”的这个“大家”氛围。
中华文化历来倡导“为人子,立于孝;为人父(母),止于慈。”时至今日,“大宅门”式的家庭结构已不复存在。但是,亲子关系的“保鲜剂”还是那句话:“尊老爱幼”。
现代家庭的结构,成年子女与父母共处同一个生活空间的不多。父母生活所经历的时代,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心理特征,有时他们喜欢把自己的“经验”拷贝给子女。生活时代的不同,子女的价值观不可能与父母完全趋于一致。做子女的应该尊重父母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能成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理由。
尽管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得使人身心疲惫,作为子女还是要做到“常回家看看”。老话说得好:“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晓父母恩”,父母对子女即使做不到“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作为子女应该时刻牢记“养育之恩不能忘”。也许到了自己做父母的那一天,你才体会到,在父母的心理世界里,精神上的慰藉,远胜人参、燕窝、脑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