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可见真本性,高原风雪弥漫处”。援川不仅使我开阔视野、磨练意志,更让我心灵净化、受益终身。人生因援川而精彩。
入川11个月来,我和其他援川干部一样遇到了高海拔缺氧、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饮食不适应等问题。在当地干部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主动学习藏羌文化,熟悉市情局情,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农牧民科学养殖,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助推阿坝中蜂产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为郭宝锋指导农牧民科学养牛。
到这边挂职锻炼,生活习俗、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始终把不断学习作为生存发展之道,作为我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我挂职马尔康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岗位。一方面,我可以发挥专长,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当地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牦牛产业,虽然是从零开始,但却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为此我倍感珍惜。
到岗后,我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参与了浙江援建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从《马尔康市松岗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到《2019马尔康阿坝中蜂示范项目》建设,我一直坚持到点、到户,不搞形式主义,做到真情援川、务实援川。不到一年时间,我已跑遍了马尔康市3镇11乡。下乡的路很艰苦,其中大藏乡作为我挂职单位的联系乡镇,更是跑了6趟,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再回,到寝室再烧点家乡的笋干菜榨面,安抚疲惫不堪的身体。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温古村,一个号称阿坝州第二险的山路。全程49个弯,每个弯道车都要倒一下才能通过,全程我紧握车把手,眼不敢直视窗外,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到温古村干部的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当地村书记告诉我们,村里的男丁基本去外地打工了,暖棚都是靠留守在这里的妇女和老人建起来的,材料需要赶到山下才能买到,价格更是高于市场价的两倍之多。但即便是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当地百姓依然没有抱怨,更多的是对政府、对农技人员的感谢,这也让我感受到了藏族朋友的热情与淳朴。
为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我同马尔康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党坝、脚木足、松岗、马尔康、卓克基、梭磨6个乡镇12个村的14户蜂农(其中6户残疾户,8户精准扶贫户)开展技术下乡活动,手把手教、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记得第一次去走访查北村贫困户三郎彭措家时,我们带了3箱蜜蜂给他,希望他通过养蜂脱贫。但因缺乏技术,他养蜂进展很慢,也不太有信心,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了解情况后,我们多次去他家走访,手把手指导,解释相关政策,传授技术经验。今年6月我们再去他家时,他家的蜜蜂已经发展到100箱,年收入达10万元。他还信心满满地告诉我,争取明年盈利到15万元。
通过这几次的下乡,我深刻感悟到,仅靠技术下乡是远远不够的,对贫困户还应该增加一对一的教学帮助,鼓舞他们的士气,增加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1年半时间,脱贫攻坚已到紧要关头,我将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抓紧有限的援川时间,牢记使命,真情援川!
(郭宝锋,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助理兽医师,挂职马尔康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