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德寺,一个破落的千年古刹;
裘光贤,一个经营无方的“空手头人”。
这两者的结合,
使越剧这个年轻的剧种平添了一串闪亮的名字,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裘光贤故居
戒德寺,距崇仁镇九十村西约三里,北距落地唱书发源地之一的下相村仅一步之遥。始建于南北朝齐永明三年(485年),原名光德院。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登基后一直对佛教发难,最终在会昌五年(845)八月,下令全国4600所佛教寺院限期拆毁,26万僧尼还俗,没收寺院财产良田。光德院在这场“会昌灭法”时被拆毁,晋天福七年(942)重建。宋治平三年(1066)改名戒德寺。宋元丰年间(1078~1085)黄颐又捐资重建。嵊州最早的地方志《剡录》记载,戒德寺“依火炉尖山,山甚秀拔,如星子峰前有松林,左右皆松竹,二池澄洁”。最旺盛时期,寺庙有田产300多亩。但等到民国时期,千年古刹戒德寺已是一片破落不堪的景象。东倒西歪的山门,几近淤塞的放生池,早已没有了往昔的巍峨壮观。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它在越剧的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在全国300多个剧种中,越剧属于一个较年轻的剧种。她诞生于嵊州市农村,是在农村自娱自乐的“田头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越剧的百年发展史上,位于崇仁镇西北的戒德寺,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高升舞台上的“笃牌班长”
1930年的一个早晨,因交通改道而日渐衰落的戒德寺迎来了一位行色匆匆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崇仁镇生意人裘光贤。
裘光贤,谱名广贤,字惠芳,崇仁镇九十村人,以经商为生。但因经营不善,时局混乱,生意难以为继,成为“空手头人”。他为人正直,处事机敏,初识文字,笃爱戏曲。先于1923年,与钱章尧合股经营嵊县老紫云班(绍剧),自任班主,演出于嵊县、绍兴、新昌等地。1924年底,嵊县第一副女子科班的创始人王金水,因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由裘光贤出资租下科班,经过一番整改,在1925年春,带着施银花、屠杏花等第一代女子越剧艺人流动演出于嵊县、绍兴、新昌、宁波、嘉兴等地城乡,饱尝了早期女子科班的四处流浪之苦,但也积累了丰富的带班经验,为后期的“高升”“小高升”舞台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因租赁时间到期,科班为王金水收回。
1930年,裘光贤的亲戚、长乐大崑人邢惠彬出资300银元,委托其筹组高升舞台(俗称“老高升”)。招收女孩子学戏的消息很快在长乐不胫而走,很多人前去报名,跃跃欲试。张香娥的容貌虽不是很姣美,但小方脸上的一双眼睛生得很有灵气,裘光贤看着显出了满意的脸色。张香娥看到班主的反应不差,胆子也大了,放开了喉音唱了起来,不时还来一下不像样的动作。“好了,好了!”裘光贤马上拍板收下了小香娥。接着是班主与家长签订“关书”(契约),大致内容是:学艺三年,帮师一年。学艺期间不得擅自离班,否则家长赔偿一切费用损失,生伤病死,各凭天命。四年期间,膳宿由班主供给。四年期满,发薪金大洋一百(第一年十元,第二年二十元,第三年三十元,第四年四十元)。签完关书,艺徒向班主磕头,向师傅行拜师大礼,再由班主与师傅根据每个人的嗓音、容貌、身材,分别给予定下学习行当。又根据行当,分别另取艺名,如:裘阿凤学小丑,取艺名贾灵凤;钱春韵学小旦,改名筱丹桂;裘雅香学大面,改名裘大官;商雅卿学老生,改名商芳臣;张香娥学小生,改名张湘卿。
1930年4月1日,越剧历史上的第三副女子科班“高升舞台”在崇仁戒德寺如期开班。共招收学徒23人,裘光贤自己出任班长,并与喻传海、应方义、竺小忠等师傅合议,制订了“做戏要认真,做人要清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班规,并严密防范男女交往。每到一地演出,他把铺盖卷往徒弟睡觉的房门口一放,守住门口,不让闲人进内,以防意外。裘光贤以戏班管理严密、克己律人、严以课徒,而被称为“笃牌班长”。
喻传海担任开笔师傅,他教戏非常耐心细致,善于把生活中的动作加以提炼,用于舞台表演。自己在生活上做出表率,在艺徒中威信很高。他对艺徒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唱腔、身段学得不好,必须重来,被同行冠以“笃牌师傅”的雅号。喻传海的同门师兄弟张云标、卫梅朵、马潮水、一枝梅等男班艺人来看他时,他必定留他们教戏,分别对小生、小旦、老生等行当的艺徒作辅导。
这批学员中如筱丹桂(钱春韵)、张湘卿(张湘娥)、筱灵凤、商芳臣、周宝奎、贾灵凤、裘大官等在经过若干年的磨练后,都成了越剧界的一代红伶。
原定科期四年,后因当时物价飞涨,大家不得已提前出科,演出于嵊县、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城乡。由于管理严格,学习刻苦,“高升舞台”一炮打响,名声传遍了江浙沪一带。特别是筱丹桂,为自己的艺术成就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