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冤家”今抱团 三强携手过“寒冬”
昨日上午,冬日的气温让人有点寒意,可在三鑫整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面料后整理车间内,3条后整理生产线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一批30万米的高档真丝面料正在后整理之中。而昔日的华业、潘氏、金刚等3家面料后整理企业的老总陈建华、潘国军和吴永健则坐在会议室里谈笑风生,畅谈着近期的业绩,脸上荡漾着阳光般的笑容。这3家企业自去年3月整合成“三鑫整业”后,这样和谐的场面已习以为常了。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以前在同一行业发展的华业、潘氏和金刚这3家后整理企业,虽然没有到达“冤家”的地步,但那种令人“尴尬”的场景总是常常出现:为了一笔业务,三位老总会不期而遇在同一家领带企业老总的办公室;为了运送面料,3家企业的3辆货车会同时驶进同一家领带企业的大门;为了接同一笔业务,3家企业会暗暗较劲,在价格上进行恶性竞争……
整合共存、抱团发展一直是我市领带行业的热门话题,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让整合成为了许多企业想做而又无法真正实施的口号,而这一局面却被我市首家整合成功的嵊州市三鑫整业(集团)有限公司打破了。
“三鑫整业”的前身是市华业丝绸有限公司、市潘氏整业有限公司、市金刚丝绸有限公司这3家从事领带面料后整理的公司。2006年10月,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金刚、潘氏两家公司的老总萌发了与我市最早进入面料后整理行业的华业公司组团的念头。一直有着做大、做强、做精产业想法的“华业”老总,获悉“金刚”与“潘氏”老总的意愿后,3人就开始频繁接触,商讨整合组团的方案。
强强联手,无疑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3位老总深知这个道理。然而,3家企业的生产规模不一,资产多少也各不相同,金刚、潘氏公司虽然拥有先进的设备,可厂房却还是租赁阶段,而华业公司有着两条生产线和占地12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厂房,如何整合呢?在洽谈整合方案时,3位老总都摆出自己的高姿态和最大诚意,三方约定除了资产的所有权归各自拥有外,技术、市场、人才等等资源和优势全部实行共享,风险和收益也实行共同承担和分享。
经过5个月的整合准备,金刚、潘氏公司把生产线搬到了华业,2007年3月,“三鑫整业”正式成立并开始生产。整合后当年的业务量,光是高档真丝面料就达到了900万米。如今,“三鑫整业”的业务量已占到了全市整个领带行业面料后整理总量的60%,130多位职工没有一个因经济“寒潮”的到来而下岗。
今年整个国际经济萧条,给领带、服装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三鑫整业”成立以来,不仅杜绝了同行业之间恶性竞争带来的无序状态,更重要的是让3家企业走上了共赢发展之路,“三鑫整业”的整合效应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记者点评:企业之间的联合,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走联合之路是“双赢”之举。作为有抱负的民营企业,都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走强强联合之路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