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一叶叶唐朝的木舟和竹筏溯嵊州剡溪而上,走新昌的沃洲、天姥,过天台山石梁飞瀑,载酒扬帆,踏歌而行,杜甫、白居易、孟浩然……450余位唐代诗人留下了1500多首名篇佳作,给后人留下了一条无边遐想的“浙东唐诗之路”。
剡溪(赵学干 摄)
如今,一条现代化的高铁正在连接嵊州、新昌、天台,不仅将结束三地无铁路的历史,也将使吟唱千年的“浙东唐诗之路”再开新篇。不久的将来,外地的游客也能坐上杭绍台高铁,追寻唐代诗人的脚步,细细品味沿途的壮丽风光,开启一段诗情画意的文化之旅。
剡溪蕴秀异
来到嵊州,穿城而过的剡溪水面波光粼粼,清澈的溪水倒映着夕阳余晖。剡溪边,抬头向北望到鹿山山清水秀,才能体会到当年诗圣提笔《壮游》中的“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韵味。
游走于当年的山水间,漫步于嵊州老街,时光更替,岁月变迁,曾经的繁华不复,唯有那缕烟火气是永恒;金庭镇有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处,书圣就归隐于此,随同九曲水圳,书圣文化源远流长……
溯溪而上,聆听着悠扬动听的声声越剧,千古风韵映入眼帘,中国第一个戏剧小镇——越剧小镇正在一片绿水青山间铺展开来,成为了嵊州的又一张金名片。百年以前,中国女子越剧正是从这里起步,乘着乌篷船沿着剡溪走进了上海十里洋场,成为了全国第二大剧种。
建设中的嵊州越剧小镇,即将华丽绽放。
越剧小镇
剧场、戏剧工坊、艺术大学、工匠艺术村、戏曲博物馆、影视基地……山水田园之外,小镇既希望构建桃花源式的理想家园,也希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戏剧生态环境,吸引全世界的艺术家聚集到这里来。“高铁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设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嵊州市文联主席、越剧小镇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国勇表示,“我们已经在筹划设立世界戏剧小镇论坛的永久会址,组建世界戏剧小镇联盟,希望通过高铁能有越来越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戏迷朋友来我们小镇交流体验,也能吸引其他一百多个不同的戏剧品种来我们小镇融合发展,碰撞出新的火花。”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在距离嵊州百里之外的天台,一阵悠扬的越歌从文化馆中传出,演唱者李春燕正是一位从剡溪两岸走出的优秀越剧表演者,二十年前远赴天台工作,思乡的她不经意间发现了天台居然有这么多的越剧爱好者,“石梁湾公园旁边,每天都有好多戏迷在唱越剧,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嵊州。”陌生的环境,熟悉的越剧,让李老师在天台找到了家的感觉,她毅然投身于越剧的传播工作。有许多天台的越剧爱好者向李老师讨教学习,不少小朋友也被越剧的魅力所折服,小小年纪就学得津津有味。
这里是越剧的娘家——甘霖镇东王村,欢迎喜欢越剧的你,常回家看看。
同样,在新昌,也有很多像李春燕这样的越剧爱好者,他们就如同一道道桥梁,拉近了新昌与嵊州、天台的距离。“高铁开通以后,我唱一曲越歌的时间,就能到家了。”李春燕说。展望未来,杭绍台高铁一定会使三地越走越近,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也将随着这日渐便利的交流而蓬勃发展。
天姥连天向天横
从谢灵运“高高入云霓”的意气,到杜甫“欲罢不能忘”的离愁;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壮丽,到白居易“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秀美,地处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段的新昌,四季轮换、千姿百态,一步一景皆可成诗。千百年来,有无数的文人骚客传诵着她的悠长。
新昌大佛寺景区四季轮换、千姿百态 (徐乐安)
作为我省的旅游强县,新昌拥有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天姥山·十里潜溪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大佛寺、十九峰、达利丝绸)、3A级旅游景区4个。
在大佛寺,晨曦清亮的山谷,薄雾弥漫的丛林,处处透显出自然环境的优美。沿着宽阔的山道前行,一路上鸟语花香伴随着如画的美景,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老景区焕发出了新活力。大佛寺景区的“厕所革命”、景区设施提升改造等,让这个老景区具备了5A级景区的条件。
新昌十九峰玻璃栈道游人如织 (马骏)
近两年,“新昌有个飞龙栈道”是很多游客对新昌旅游的最深刻印象。飞龙栈道的“走红”也使得穿岩十九峰景区为更多人所熟知。该栈道依山势而造,曲折盘旋,由古木栈道、空中玻璃栈道和飞龙天桥三部分组成,总长达3200米。其中空中玻璃栈道长128米,栈道上有悬空挑出的玻璃观景台专供游客拍照。
高铁时代的到来,似一缕春风,让新昌旅游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高铁的开通能够扩大我们旅游的影响力,拓宽客源地市场,为新昌带来更多的客源,同时也倒逼我们旅游各方面的提升完善,使我们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新昌县旅游委员会副主任吕莉对高铁时代新昌旅游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唐诗之路也能够打造成新昌的一条文化旅游之路、乡村振兴之路和经济发展之路。”
飞腾直欲天台去
一千多年前,这些奔向天台山的诗人们,或访仙修真,或礼佛禅修,或赴任访友,或隐居探幽……这方神奇的山水,成为诗人们得意壮游、失意治愈的理想地,成为众多唐朝文人魂牵梦萦的诗与远方。在一众大诗人中,李白是个典型代表,他四入浙江,三入越中,二上天台山,并留下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千古绝唱,成为了天台山现成的广告。
天台这座小城,天然的魅力元素让人无法抗拒。石梁景区风景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在其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华顶峰峦叠嶂,如千叶莲花,有七十二峰之胜,自古以来就以峰秀、寺古、茶名、花奇而著称;赤城石皆赤色,望之壁立如城,而又“岩岫连沓,状似云霞”,令人叫绝;琼台三面绝壁,下临龙潭,与双阙森倚相向,明月当空时,影落潭底,让人心旷神怡;古刹国清则如同一个隐士,匿藏在山林中,避开世间的纷扰喧嚣,遗世独立……
天台县国清寺
千年古刹,与时俱进,佛缘于民,就在一年前,国清景区开启了免门票游览的模式,这一举措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观赏这一座屹立千年原貌依旧的古刹。“一来到国清,我的心就静下来了。”周末没有安排的时候,杭州市民李明偶尔会带着三五好友来天台山自驾游,说起杭绍台高铁,李明一脸期待,“自己开车毕竟还是比较累的,花费的时间也比较久,假如高铁开通了的话,杭州来这里就方便了,到时候我们来玩的次数可能会更多。”
近年来,从和合书院挂牌、和合讲堂开课到和合小镇的建设,从和合法庭化矛盾于无形、和合征迁显成效到和合家风深入人心……崇尚“人与自然和合、人与人和合、人与社会和合”的“和合文化”正在天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迸发出新的活力。该县还充分把握浙东唐诗之路与和合文化的联系,以和合人间文化园为依托,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基地,充实和合文化中的唐诗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天台山唐诗文化。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在天台传承千百年的“和合文化”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无疑,唐代诗人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承载理想、独具风骨的精神文化之路。如今交通更加便利,不久的将来,你也可以跟随高铁快速的步伐,重走古人走过的地方,欣赏唐诗之路三明珠——嵊州、新昌、天台的风韵,同古人来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完成一次愉悦的灵魂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