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划先行。编制《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景观带建设规划》,展现剡溪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核心形象。根据规划,“浙东唐诗之路”景观带整体上将形成“一带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段这一文化遗产休闲廊道为核心,向外拓展谢家遗韵组团、古城印象组团、越剧寻根组团,集聚我市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游线设计。对“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段上的所有遗迹点、现存景点进行摸排、研讨,最终整合出两条精华游线。诗画剡溪体验线,包括越剧小镇(剡溪口)、艇湖城市公园(雪夜访戴点)、诗画剡溪(清风—嶀浦潭段)、谢灵运游憩和垂钓处、始宁庙、飞翼有机农业园等景点;晋唐寻踪线,包括王羲之故居(金庭观、炉峰庙)、华堂古村(王氏宗祠、家训馆)、艇湖城市公园(雪夜访戴点)等景点。游线设计充分体现“浙东唐诗之路”集地理意义、山水风光、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特色。
三是导游培训。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资料学习和实地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专线讲解为目的,开展导游培训。搜集整理“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段的名胜古迹和人文典故资料,将其作为自主学习资料向下分发;组织优秀导游、讲解员代表向我市文史专家、学者学习“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段的历史文化,集中踏看王羲之故居、华堂古村、嶀浦庙、艇湖城市公园等景点,并就如何生动展现景点魅力、烘托游线特色开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