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马丽萍
2008年09月23日10:57:03
|
|
|
在与周校芬联系的过程中,电话数次断线。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手机实在太旧了,是多年以前买的,通话质量已经非常不好。
而问及他们母子目前在杭城的生活状况,周校芬一再地说“够好了,够好了”。能天天陪在儿子身边照顾他,看着他一天天完成学业,是这位母亲最简单的满足。
人说,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周校芬正是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十年呕心沥血,十年异于常人无数倍的艰辛和付出,她用一个母亲瘦弱的脊背承负起儿子成长的天空;而十年来,她背子求学的的姿势,如一座弯曲的桥,引领儿子走向人生的彼岸。
1997年,巨大的不幸降临在甘霖镇郑庄村周校芬的家庭。一天,周校芬发现原本活泼健康的儿子裘科亮的双腿走路有点异样,但也没往坏处想。几天后,科亮出现走路无力、骨头隐隐作痛的症状,以致双腿都无法站立。
因病痛而只好休学的裘科亮被焦急的父母带着四处求医,最后经省儿童医院确诊为患了极其罕见的“阴性佝偻病”,今后将再也不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走路了。这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但为了不让孩子失学,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父母还是把科亮送回了学校,只是,这时的科亮,上下学都需要接送照顾。
读初中后,裘科亮的病情又开始恶化,只好再次休学前往杭州治疗,这次他的肌肉已经出现萎缩,每天必须服用药物。而自从科亮得了重病后,一家人原来的生活也被彻底打破。父亲裘运会为了给儿子挣医药费而四处打工,裘科亮的姐姐高考上线,但为了给弟弟治病,她放弃填报大学志愿,到一家工厂做工以补贴家用。
最辛苦的还是母亲周校芬。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好儿子,她放弃了工作。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背着儿子读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直至把裘科亮背进大学的校门。
这十年里,周校芬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儿子在转,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每天天不亮,周校芬就起床,烧好早饭,又帮助儿子穿衣、吃饭,然后用三轮车载他上学,到了学校后,还要把他背上楼梯送到教室。下午放学,她又去学校把儿子接回来……寒来暑往,年复一年。
十年的岁月,足以老去一个人的青春,足以消磨一个人的耐性。但周校芬对儿子的关照,却从来没有减弱过。这十年里,裘科亮只能用最刻苦的学习来报答母亲。他知道,母亲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身体残缺的他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去年,裘科亮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浙江财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他考上大学的消息,在这个小城里成了一件大新闻,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为他祝贺和高兴,但是,最高兴的还是母亲周校芬。她说,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为了照顾儿子,让他能更好地学习,成为有用之材,周校芬又决定陪儿子一起去杭州上大学,再照顾儿子四年。
周校芬告诉记者,为了照顾他们母子,财经学院特地给他们提供了一间免费的宿舍,虽然小得只放得下两张小床和一张书桌,但在周校芬眼里,已是最好的“家”;而为了解决她的生计,学院又安排了一份清洁工的活给她干,月工资900元,“很好了。”她说,省吃俭用,还是够一个月的生活费。
现在,她每天早上送儿子去教室上课,下午再去接回来。学校也很照顾她,为了方便她接送儿子,在工作时间上给了她很大的自由度。但她是个很要强的人,不想因此而享受特殊,所以,宁肯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扫地,为的是不让人觉得她有什么不同。
采访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周校芬都在说着儿子,至于她自己,总是说“过得去”,只是近来感到眼睛越来越不好了,看一会东西,就要头晕。我问她去看过医生没有,她说没有,没有时间,也没有这方面的闲钱。而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她一次都没有去玩过,她说,我不是来玩的。
问起周校芬这么多年有没有感觉过苦和累,她说没有,尤其是现在,有一份收入,能陪着儿子读完大学,她很开心。只是她心头永远有一份沉甸甸的欠单,那就是所有帮助过裘科亮的好心人及社会团体,她说现在没有能力报答,但是她会一直深深记在心里,科亮能有今天,是所有人的功劳。所以周校芬最大的心愿是儿子学成毕业后,能以一己之长报答社会,报答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而说到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周校芬说,裘科亮是她的儿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只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