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裘冬梅/文 马玉龙/摄
2008年11月05日09:41:33
|
|
|
我们在舞台上看到越剧演员细腻柔美的表演,听到他们温婉动人的唱腔,很多人却往往会忽略她们身上那代表着人物身份和地位的戏剧服装。其实从越剧诞生的那一天起,戏剧服装就伴随而生。
在黄泽镇,戏剧服装的生产和销售成了新的“块状经济”,成了嵊州的一大文化产业。目前,仅戏剧服装专业村——黄泽镇渔溪村,就有戏剧服装加工厂8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元。
黄泽戏剧服装的特点
传统戏剧服装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是千锤百炼后的精华,它集中国古代服饰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其间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服饰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越剧故乡的儿女,不仅创造了越剧艺术,以柔情似水的女子越剧唱红中华大地,而且孕育了戏剧服装产业,以品种配套齐全、制作工艺精湛受到全国戏剧界的青睐。
黄泽戏剧服装生产范围广泛,仅戏衣就有蟒、靠、袍、袄等300多种。它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和剧种、戏班的风格,分别以绫缎、绉纱、夏布作衣料,选用的丝线,粗细、色泽十分讲究,并有金银丝、五彩光片等工艺配套,因而制作的戏剧服装,或厚实端庄,或薄如蝉翼,图案生动,色彩鲜明,富有装饰意趣和江南特色。
黄泽的戏剧服装,大到越剧表演中的官服蟒袍,小到头饰珠花,上到各式盔头,下到绣鞋高靴,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戏剧服装业的起始
1923年,第一副女子科班诞生于现属甘霖镇的施家岙村,开创了女子越剧科班的先河。1929年,黄泽镇办起全县第二副女子科班,此后,剡溪两岸的女子科班更如雨后春笋,产生了几乎村村都有越剧团、人人学着唱越剧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34年为止,仅黄泽一地就办了13副女班。众多的剧团、频繁的演出,需要各类戏剧服装的添置和更新。
但当时的戏剧服装十分贫乏,一个剧团没有几件像样的“行头”。即便有,也是托人从上海买来或捐来的旧“行头”,本地只有田文宝之父(姓名不详)一家在黄泽镇上做些简单的盔头。
1958年,渔溪村购置了一套旧戏剧服装,用以本村的剧团上台演出时穿戴。但戏剧服装空下来的时候,总有四邻八村的剧团来租借(农村叫“试行头”)。村民李伯汀、李梅庆等17人嗅到了其中隐藏的商机,便商议,大家再合资购买一套戏剧服装,专门用以租借。说干就干,他们每人凑了几十元钱,终于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戏剧服装。
戏剧服装买来后,接下来的生意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附近的剧团来“试行头”,都要提前排队,不然,根本试不到“行头”。
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文革,传统古装戏被禁止上演,传统越剧受到了严重摧残,刚刚萌芽的戏剧服装业也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戏剧服装,有的被烧,有的被踩,被彻底地扫了“四旧”。
10年过后,越剧的春天再次走来,戏剧服装业才得以重生。
戏剧服装业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越剧剧团又“绿”了剡溪两岸,失落的民间剧团纷纷重新组建成立,越剧演出日益活跃。这时,戏剧服装的匮乏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摆在广大演员们的面前。
彼时,黄泽镇渔溪村有大小不一的3个越剧团,没有像样的戏剧服装,让演员们每每在登台演出时,舒展不开手脚。这让温婉曼妙的越剧表演艺术逊色了很多。于是,饱受戏剧服装之苦的村民想再次制作戏剧服装;于是,还珍藏着“行头”的李伯汀、李梅庆、李益江、李幼琴、李小珍便领命成立了研制小组。当然,那时他们仅限于研制盔头。
没有师傅,他们就拿出当年的旧盔头,进行拆卸、研究,然后依样画葫芦,再进行仿制加工。起初,他们的蹩脚手艺,常常让村民笑破肚皮。村民笑他们,他们制作的凤冠帽哪像诰命夫人的头戴,简直就是一乡下妇人的头饰。然而,他们没有气馁。村里老书记的大舅子在扬州越剧团任舞美,见多识广,回老家探亲时,李伯汀他们又是敬烟又是作揖地请教。那大舅子也是真心相帮,又是给他们画图案照样,又是给他们指点帽子的规格大小。
半年时间下来,李伯汀他们手中的帽子终于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邻近的剧团纷纷根据演员们的需要来定制盔头,也有邀请他们随团外出制作的,局面就这样被打开了。后来,由于变故,李益江、李幼琴、李小珍三人不再做戏剧服装了,只有李伯汀、李梅庆一直做到现在,但由于年事已高也都把这份家业传给了子女经营。李伯汀的衣钵由女婿李能昌和儿子李秋明继承,李梅庆则把这份家业完全传给了两个儿子。
戏剧服装业的现状
走进渔溪村李伯汀家的时候,老人迎了出来。他说,虽然经营方面他都交给了女婿和儿子,但他的家里,还是生产盔头的大后方,女婿和儿子店里的盔头还是由他负责供应。
“来不及做呀,各处的订单都排长队等着呢。”李伯汀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忙于收割晚稻,许多职工都回家忙农活去了,剩下的10多个人,就是加班加点也赶不了货。
因为下雨,廊檐下坐满了埋头干活的职工,他们大多是50多岁的老人,那幢三层楼的房子也堆满了制作盔头的材料,天晴时,据说连天井也变成了工作车间。
李伯汀告诉记者,戏剧服装的制作工艺很复杂,要制版、画样、雕刻、造型、上漆、贴箔、上包和上绒球等,虽然有些可以电脑设计和机械生产,但盔头、道具、佩饰等还得靠手工制作,所以无法做强做大。
不过,这个四明山脚的小山村,却把戏剧服装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凭着手中的一份技艺把一个小山村打造成了戏剧服装专业村。
现在,在渔溪村大大小小的戏剧服装加工厂里,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戏剧服装产品:大到大靠(古代皇帝、元帅、大将穿的专用衣裳),小到胡须,还有凤冠帽、官帽、小生帽、衣服、灯笼裤、鞋、角带、装饰品、兵器类等品种。
目前,黄泽的戏剧服装已销往全国各地,在以李秋明为龙头的黄泽戏剧服装企业带动下,涌现出了李能昌、张静晓、李少峰、李华英、张望青、李玉千等8家个私企业与加工点,他们除生产戏剧服装外,还制作戏帽、刀枪把子和戏剧道具,开展戏剧服装一条龙服务,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从业人员达25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元。
戏剧服装的前景
越剧和戏剧服装是一对孪生姐妹。
作为越剧的故乡,全市有民营剧团120个,从业人员4300多人,大多活跃在全国各地演出。他们不但自己大量购买,还广泛宣传、推介、联络了黄泽的戏剧服装。
“这几年,江苏淮安、常州,浙江杭州、路桥和上海等地的戏剧服装店都来我们这边采购的。”李伯汀告诉记者,他们从来不愁没有活干,只愁干不出活。
黄泽戏剧服装已以集群的力量走向了全国各地,乃至于有戏迷的角角落落。
近年,各级政府又大力扶持戏剧服装业的发展。渔溪村村两委会决定在村口的空地上划出一块地方,专门创建戏剧服装制作业的个私集聚区。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出面,成立戏剧服装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统一价格,促使戏剧服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外地戏剧演出剧团和戏校、艺校办得都比较红火,特别是现在影视古装戏拍摄势头很旺,戏剧服装的需求量大大上升,所以,黄泽戏剧服装供不应求。”从业人员乐观地说。
黄泽戏剧服装正走向自己灿烂的春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