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的题材受到历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青睐,他们往往把“渔”与看破红尘、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涯等同起来,达到“卧房阶下插鱼竿”的超脱境界。再加上“渔”与“余”谐音,又表达了人们期盼生活美满、年年有余的愿望,因此,有关“渔”的题材便成了中国的独特文化。
根雕艺术家吴筱阳创作的《寒江独钓》是众多渔翁题材中出类拔萃的杰作,作品取材于一个黑乎乎的巨型古沉木怪根,它有150厘米长,120厘米高,上部疙疙瘩瘩,下部肌理纵横,既有突出的鸡眼,又有深陷的孔穴。正是这块巨型怪根,使他联想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是这首诗使他在这块古沉木中激起了创作的热情,使他欣喜地拿起刀凿,迫不及待地沿着自己的思路敲打起来。
激情与造诣在碰撞中升华;灵感与修养在感悟中释放,吴筱阳把刀功凝聚在渔翁脸部的刻划上。这是一位饱受风雨侵蚀和岁月沧桑的老渔翁,刀削似的皱纹,紧闭的嘴唇,眯起的双眼,下垂的眉毛,微微前拱的胡子,使人感到老渔翁正在风雪迷漫的寒江边,全神贯注地垂钓,期盼在寒冷的江雪中钓出温暖的希望。除头部作了重点的刻划外,其他部位则一概顺其自然,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好材料,好题材,加上吴筱阳的好刀功,根雕《寒江独钓》一经完成,便引起了大家的瞩目,在2006年举行的“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的最高奖——“天工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