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关注2009·嵊州两会
>>
相关资料
|
|
2009年嵊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
 |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9年03月16日09:38:56 |
|
(一)保增长,抓转型,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要求,强投入、促增长,调结构、抓转型,强势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三次产业融合互动,投资、出口和消费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投资和原材料降价的大好机遇,坚定不移地把项目投入作为保增长的关键来抓。抓紧梳理、科学论证今后三年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三年两个百亿建设计划”,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59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和总投资139亿元的54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编制落实重点工业项目年度计划,鼓励企业加大主营业务、技术装备等投入,优化投资结构,抓好福威重工、图森木业、新星机电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雅戈尔二期、好运来数码纺织等总投资33亿元的21只新上项目,争取及早开工建设总投资23亿元的8只预备工业项目,确保全市工业性投资增长10%左右。编制落实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服务业项目年度计划,适当增加政府性投入,抓紧申报一批多年想上而未上的项目,集中力量推进总投资51亿元的20只实施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6.85亿元。到年底,确保104国道嵊州段改建1-6标段建成通车,完成500千伏苍岩输变电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南山水库、前岩水库国家级除险加固等工程;推进领带城物流中心、鹿山路商贸步行街、崇仁温泉、越剧艺校及辽湾水库和剡源水库国家级除险加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剡城路延伸工程等5只预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绍嵊高速(上三高速复线)列入省市项目计划。
为加快推进项目,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加快包装、加紧申报符合国家扩大投资政策的项目,争取有更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计划和扶持范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攻方向,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考核,充分利用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开发区和六大工业功能区为主战场,开展土地招商、产业招商和周边招商,努力引进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关联的项目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全年实到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实到内资5亿元。切实保障项目土地,加快项目征地和交地进度,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全力以赴保障建设资金,加强银企对接,引导金融创新,加大对银行存贷比和扶持重点项目、重点纳税企业等方面的考核力度,确保项目和企业有效资金需求。健全项目推进机制,通过领导联系、现场办公、督查通报、竞赛考核、绩效审计等手段,强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完善细化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左右。加快推进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等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抓存量、调结构,通过“一名联系领导、一副专业班子、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套产业扶持政策、一个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等“五个一”办法,大力予以推进。抓好领带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试点,重点是鼓励开展原材料、生产中间环节、营销和品牌整合,建立产业研发中心,加强领带花型设计和面料后整理等研发攻关,鼓励向服装家纺拓展延伸,努力打造真丝产业基地。电器厨具产业重点是推进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争取更多产品纳入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范围。机械电机产业重点是改进装备、加强研发,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21所等联合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继续举办全国性电机展览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抓增量、调方向,致力于培育技术先进、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集群。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抓紧建设科技创业中心二期项目,加强与中科院等院所和高校的对接合作,加快主导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新增一批发明专利、生产标准和新产品,培育壮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推进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先进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推进市场创新,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与阿里巴巴商务网进行合作,组织实施“嵊州集群产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外贸转型,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巩固欧美市场,拓展拉美、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促进外贸持续发展。扶持品牌运作,支持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收购品牌、组团参展、设立营销窗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管理创新,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广先进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引导企业家主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继续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一厂一策”、企业上市等政策,把财政政策和公共资源适度向重点企业倾斜,推动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大上市梯队企业培育力度,激励更多企业走上市融资的发展道路。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