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政协委员、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姜青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在市政协委员、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姜青看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人,使之复归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姜青兼任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就是负责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经常涉及到“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附条件不起诉是指对未成年人涉嫌的部分犯罪,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未成年人犯罪后,通过判刑后就被关押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现在从挽救教育的角度,是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多对一帮教、心理疏导,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姜青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不主张把涉罪未成年人以简单入刑的方式来惩罚,但又不能对一些有着恶劣行为的未成年人一放了之。因此,希望能通过一系列保护处遇措施来替代刑罚,比如,通过签订帮教协议进行跟踪帮教,开展亲职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强化司法训诫实施等。总之,应当立足于教育、感化和挽救,而不是惩罚。
据了解,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我市对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70余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对未成年人监督考察机制不够完善,落实起来存在较大困难。姜青在工作中发现,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考察帮教的时候,需要开展专业性较强的戒瘾治疗、心理疏导以及其它适当的帮教处遇措施,这些往往超出了检察官的业务能力范围,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较大。
2017年,我市检察院成立了“青青草工作室”,主要致力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挽救工作,目前已经成立4个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2018年就开展了20多场法治宣讲,在宣讲过程中,姜青还发现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也需要改进和提升,希望今后能够为此做些工作。
姜青表示,希望通过建立青少年司法社工专业化队伍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相关机制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以及监护侵害问题。同时,通过青青草工作室平台,继续吸纳公众力量,整合社会多方的资源,完善服务体系,运用司法的力量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向涉罪未成年人传递人文关怀,向社会传递司法温暖,提升对未成年人的救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