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风和日丽,花园中央一泓碧水,波光潋滟,岸边树木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阳光透过圆形的拱窗照到洁白的茶几上,黑色大理地板,淡黄壁纸,水晶吊灯,檀香木桌,雕花书橱……这是我现在嵊州市区的新家,简约典雅,清新宁静。能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家,此生足矣。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长乐镇石井村。我的童年是在土坯房里度过的。记忆中的土坯房低矮狭小,阴暗潮湿,一家五口人,外加一头猪和一群鸡鸭,全挤在这间土坯房里,又脏又乱,常常是“睡觉猪拱脚,半夜鸡鸭叫,夏天蚊虫咬,冬天北风啸”。房子的东北角坍塌了一个窟窿,父亲找来些树枝和麦秆堵住,经常半夜里有蛇和蜈蚣爬进来。一下雨,雨水和泥土就从屋顶和墙头渗漏下来,外面大下里面小下,锅碗瓢盆齐上阵,滴滴答答响个不停,床上被子经常被淋湿,吃饭都要戴着斗笠,一家老小全遭罪。最后,悲剧发生了,一天风雨交加,破旧的土坯房再也支撑不住,“哗啦啦”一声倒塌了,砸伤了妹妹。在凄风苦雨中,我们多么盼望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啊!
土坯房“寿终正寝”,我们失去了安身之处,只得先暂时住在大队库房里。后来,父母倾其所有,又找信用社贷了一千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建了一栋三间瓦房,一间做厨房,另两间做卧室,又在瓦房旁边搭建了一间偏屋,专门用来养猪养鸡,这才告别了人和禽畜混杂而居的状况。虽然有了安身之处,但家徒四壁,除了一张餐桌、两张床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就连坐的椅子都只有四把,每次吃饭,父母各坐一把,剩下两把我们兄妹三人争抢,谁抢输了,就只有坐在小板凳上吃饭。妹妹因为小,经常抢不到椅子而哭鼻子,现在回想起来,还心酸不已。为了还清建房贷款,父母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劳作,直到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婚分家,才还清了这笔贷款。
住房的改善,是从我参加工作后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和同在教育战线的爱人订婚后,我们就梦想能和其他双职工一样,结婚时能分上一套平房,两间大瓦房,宽敞明亮,外带一个小院,回家不必出校门,夫复何求!可没想到,1988年,学校准备筹建全镇第一座教师公寓楼,每套70平方米,定价3万元,学校和个人各出一半,产权属于学校。
那时候工资很低,每月只有300多元,1.5万元在当年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我们东拼西凑,终于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座教师公寓楼孤零零地矗立在小镇的北边,从学校到家要经过一片庄稼地。每逢下晚自习回家,两旁的庄稼伴着风声“唰唰”作响,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和野鸟扑棱翅膀的声音,使人毛骨悚然。
房子虽小,我们却布置得温馨淡雅。客厅背景墙上挂着一把斥“巨资”买来的大幅工艺
扇,上面的喜鹊登梅惟妙惟肖,浅橘色的窗帘,衬着崭新的淡红色家具,格外喜庆。不久,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本想一家三口会在这座小房子里一直住下去。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没料想,不几年间,我们周围相继盖起了好几座楼房。房子面积越来越大,设计也更加合理。而我们的房子,面积小,平常三口人还能生活,要是有客人或双方父母来了,晚上就只能在客厅打地铺睡了,很不方便。思来想去,我们决定换套大一点的房子。
2005年春节前,我们如愿以偿,乔迁新居。这是镇政府公寓,和教师公寓仅一路之隔。135平方米,几乎是我们原来房子的两倍,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外带一个大阳台,8.5万元。我们是最东头一户,三面都是大玻璃窗,宽敞明亮。虽然我俩为这个新家又负了一点债,但我觉得很值。我们进行了简装,包了门窗,在客厅和餐厅之间还打了一个展示柜做隔断,上面放些小工艺品。暗红底子带金花的丝质窗帘,巧克力色的家具,厚重大气,来参观的朋友们都纷纷点赞。我也很满足,心想在这所房子里住到老也无憾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到了2015年,我们的孙子已经5岁了。有同事约我一同到市区买房子,说为了孙子上学。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纠结,前一年我刚刚买了车,资金有点紧张。可小区的位置确实不错,地处核心地带,既是学区房,又紧靠公园和景观大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我权衡再三,一咬牙,67万元的房子,交了首付款,贷了30多万元。后来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当时好多心存顾虑没有买房的同事都后悔了,佩服我的勇气和魄力。到今年年初,我已经还清了房贷,还存了几万元钱,又提出住房公积金,对房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装修,买了全新的家具,共花去近20万元。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尊师重教,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而现在,由于我们小镇距离市区交通特别方便,学校百分之七八十的老师都在市区买了房子。我们也越来越觉得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孙子上学,步行十分钟就到学校,美丽的环境,规范的物业管理,和睦的邻居关系,让人心生暖意。
小家庭大社会,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家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如今宽敞的楼房;从家徒四壁到家具家电、设施设备齐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不正是百姓安居乐业和祖国日新月异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