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一个秋日,北漳镇北漳村哀乐阵阵,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原上东水库党支部书记、83岁老水利人黄顺标的遗体肃穆告别。
上东水库位于北漳镇北漳村原水口自然村后面,是金庭、北漳两镇第一大水利工程。从1958年7月动工,历经7年,于1964年7月竣工。集雨面积26.6平方公里,大坝高29.8米,坝顶长355米,总库容998万立方米。东中西三条长36公里的干渠灌溉着北漳、金庭1.02万亩土地,是上东人民的生命之源、幸福之源。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958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建造上东水库开始了,25岁的黄顺标参加了上东水库筹委会,并被推荐为党支部书记,而后他在领兵建设保护上东水库上任职长达33年。当时第一项工作是安置移民、兑现政策。群众利益无小事,他踏实、细致地逐户登记造册,兑现兑到一户有几株毛竹、几棵桃树梅树等,甚至连哪家有一根小秤也记得详详细细,是全县兑现最彻底、细致的水库。
1965年12月,正值寒冬。上东水库建造坝下电站,隧道进口处需围堰浇筑启闭机,在围堰内需24小时用抽水机把水抽干,由于抽水机莲蓬头角度不对,在水里螺丝上不好,水进不归,水位就不断上涨,眼看围堰要冲垮。危急关头,黄顺标不假思索,脱得只剩单衣,跳进齐腰深的水里。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把莲蓬头接上,他上来后却冻得全身发抖,此时已是半夜12点多。
水库电站建好了,要买两台75瓦的发电机。嵊县物资局有发电机出售,因发电机是铜做的(当时铜非常紧缺),买时需用3公斤铜交换才能出售。到哪里去拿铜呢?说来也巧,黄顺标妻子的嫁妆有一个铜钱老虎的手工艺品,有两公斤多重。他就跟老婆商量,把铜钱老虎捐给水库电站。发电机买来了,上东水库电站放光了。水口、北漳两个村子的电灯全亮了,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黄顺标团结同志,走群众路线,艰苦奋斗敢于闯;在抗台时,他更是冲锋在前。1981年8月30日夜,大雨倾盆,台风呼啸,黄顺标带领3名职工赶到4公里外的东林村下龙亭引水工程去拔三个大水闸,中间经过小约江,看到溪水暴涨,他和其他3名职工摸黑绕道过小约村下到龙亭水闸,四人合力拔闸,但用尽全力仍无法拔起。为此,他立即赶回水库,再叫4名职工赶到龙亭闸。这时狂风暴雨更加厉害,江水奔腾,水位不断上升。水闸附近有被冲垮的危险。他大喊一声“跟我来”,第一个冲了上去,大家团结一心,将水闸拉起,洪水喷涌而出,险情终于解除……
黄顺标在上东水库生活和战斗了37个春秋,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事业。只可惜时光不能永驻,一位优秀的水利人就这样匆匆告别了我们。